如今,一甲子已过,这条线该不该调整?
“国家集中供暖线在一定程度上是一条‘福利线’。”上海交通大学陈宪教授说,“‘一线定南北’现在看来已不妥,供不供暖要看‘天气’。”
“出现极寒天气就该供暖。”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丁元竹指出,近10年来我国气候发生重大变化,极端天气频频发生,2008年初湘贵黔大范围雨雪冰冻情形至今仍历历在目。然而,供暖政策却未跟上“天气之变”。
多年来,北方地区集中供暖室温标准为18摄氏度左右,而南方大部分地区冬季平均气温低于16摄氏度。出现雨雪天气时,长江流域气温一般不到10摄氏度,即便到了极端最低气温0摄氏度以下,也只能“望北兴叹”。
“过去供暖对于北方是‘必需品’,而对于南方是‘选择品’,不供暖最多影响生活质量。如今,供不供暖更加关乎‘人心’冷暖。”丁元竹说。
多地探索,供暖福利“均等”仍有距离
就在民众热议南方该不该供暖之际,南京、武汉、徐州等一些地方已经在率先探索市政集中供暖。
2010年,江苏提出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当进行城市热力规划、集中供热;去年,武汉东西湖区与神华集团签订协议,将在该区实现集中供暖,惠及100万人。
在徐州,市供热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个冬天,市财政对供热企业补贴额为1600万元,目前集中供暖覆盖小区已达250余个。刚刚享受到“暖流”的小区居民吴阿姨说:“往年气温七八摄氏度,今年一下到了23摄氏度,不用加被子了,很舒服。”但是也要看到,这样的努力距离实现“福利”均等仍有距离。
记者拿到的一份南方某市集中供暖图显示,整个城市100多家集中供暖的小区可谓是“非富即贵”,政府部门、电力烟草、银行等住宅小区赫然在列,还有一些高档商品房住宅。然而,与这些小区“一墙之隔”,不乏“没有集中供暖、没有取暖补贴,实在冷得架不住,就装个热水袋捂着被子不下床”的其他住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