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网友说事 正文

每个时辰“敲”一回 一年多的微博尽是“铛铛铛”

短短几天,粉丝量就从几十个猛增至30多万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1月09日 11:18   【 】 【打印
0

 

褒贬不一

有人认为只是模仿

面对这样一个微博,很多网友表示了惊叹。网友@ayaya说:“每天风雨无阻坚持做同一件事,而且一年多从来不缺席,这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啊!”网友还发现,这个报时是按照中国古代地支记时的方法,每一个时辰(两小时)报一次,充满了神秘的仪式感。

最奇怪的是,网友发现微博的发布并不是利用皮皮时光机这类定时软件,而是纯手工实时发布的。这就意味着每天半夜要起来发微博,这样的毅力确实不是一般人可以坚持的。

但也有网友表示,这样的做法其实国外的推特早就有了。对此,有不少“IT界技术男”都争先恐后地在各种社交媒体上发声,揭秘背后的原因。

有豆瓣网友配图解析称,古城钟楼“只是一个到点发微博的应用”。“现在大部分定时微博工具都有自定义微博来源的功能,这些文案内容简单,重复程度高,机器操作的可能性非常高。这只是一个推广项目。”

网友还提出,账号为@big ben clock(大本钟)的推特从2010年7月开始,每天也是就一个内容“BONG BONG BONG”,用来模拟大本钟发出的声音,同样也是粉丝无数。这只不过是机械的模仿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新意。

学者分析

证明存在与时间

自从1月7日粉丝呈现指数级增长之后,很多人提出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如此内容重复单调的微博会吸引那么多粉丝?有人认为这是一种营销手段,说不定哪天就开始卖广告,推商品了。但大部分网友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因为到目前为止,还看不出任何的商业企图,倒是有传播学者看出了其中的哲学意味。

宁波知名传播学者何镇飚教授看到这一现象后,@了一些业内学者,评论说:“存在与时间,说明海德格尔是对的。我们通过具象化的微博证明时间和自我的存在。生存需要存在感。另一方面,这些微博在点爆之前,已经潜伏了一阵,这种逝去的存在,加深了仪式感。加粉古城不是为了互动,而是媒介仪式。”记者 毛雷君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