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於伟峰珍藏的当年参加土地平整劳动时穿的蓑衣。(余姣姣摄)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余姣姣 通讯员 郑雪雅 王美娣)平整土地,建设园地化农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全国大的形势背景下,镇海县持久地组织开展了农村土地平整和园地化建设,而镇东村的土地平整正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图为土地平整中建成的镇东村通往霞浦的机耕路。(孙红军摄)
1974年开始,霞浦公社镇东大队发动全体社员扎扎实实开展了土地平整的工程建设,并且在1976年被评为镇海县先进单位。1977年,镇海县把邬隘公社原五七大学的土地辟为县农场的生产试验点,搞了个园地化农田建设的样板,让全县各公社、大队参观学习。此年冬季和1978年春季,镇东大队又进一步开展了园地化农田建设,对主要渠道、机耕路、排水设施进行改建,挑高填低,把很大面积灌排不灵的低产田建设成灌排通畅的稳产高产田,取得了很大成绩。
“这是我们老年人常常在回忆的,使农田旧貌换新颜的一件大事,是很有意义的。”说起往昔,原镇东大队党支部书记张根来记忆犹新。
“塞水田”多,有的要靠“梯车”车水,产量低,大队痛下决心搞土地平整
镇东是个大村,有下李家、石桥头、宫后头、小洪舍4个大点,包括下李家、鲍家、贺家、顾家、石桥头、乐家、王家、吴家、七架屋、於家、桥墩、桥下、下塘、小洪舍、东家、浦下等10多个自然村。芦江河在镇东蜿延流过,还有分叉。1975年整个大队分为13个生产队,有465户1880人口,土地面积有近3000亩。镇东大队在公社化前是属于下洋乡的,水稻田多,棉地比例小。
“以前的农田不是像现在这么四四方方、平平整整的,都是大一块、小一块,高低不平,形状也各式各样,田塍路更是弯弯曲曲、又窄又细。”张根来回忆说,几乎每块田、田塍边的一边或两边都有“拆埭(本地话与‘大’同音)”。“拆埭”的长度不等,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呈三角形或不规则形,干农活,尤其是耕耙,极不方便,要花费更多的劳动时间。低洼地水太深,不宜耕种,地势高的地方又难以灌溉;拖拉机等用于农业生产的机械到田间操作十分困难。这样的土地粮食产量自然不高。
镇东的水稻田,大部分是低产的“塞水田”,所谓“塞水田”就是灌排水很难的一类低产劣等田。大部分的水稻田,是在永丰塘内的,在280年前(其中永丰塘外的在230年前)都是海滩地,至今土壤仍然有点咸碱性。尤其是离河较远的“塞水田”,土壤严重干裂时,表面会出现一层1毫米左右的盐花(靠河的田畈,盐化少,或隐约有点盐花),粘重板结;灌水后虽经过拖拉机耕作和耙田,仍然有很多硬邦邦的土块。“然而到了早稻插后返青期,尤其是绿肥田,耕作层的土壤就变得如同水磨后放置几天的糯米粉一样黏,绿肥腐烂发酵产生的气体释放不出来,使水稻根系受到伤害,稻苗返青慢,容易发僵;分蘖发棵差,稻杆矮,穗头小,成熟期推迟,产量低,也使晚稻不能早插而减产。”提及此,原镇东大队农技员李志强印象深刻地回忆起,并且不管是早稻和晚稻,到了结实中后期因不能搁好田,会使根系由于土壤通气性差,在稻谷未完全成熟时就发生腐烂,导致倒杆而严重减产,很难青杆黄熟的。
这类“塞水田”的很多田块不能种大麦、油菜,只能播种绿肥,但生长也很差。那时公社对生产队水稻田种植计划是带有指令性的,必须按照水稻田总面积的一定比例,如40%或者45%的面积,搞早稻、晚稻、春花作物(大麦、油菜)的一年三熟制。可是很多生产队因“塞水田”多,难以落实公社下达的三熟制种植指标。因此,有的生产队队长会受到公社领导在大会上不指名的严厉批评,压力是很大的。
图为下李家———鲍家一线与下张村之间在土地平整中保留下来的几个池塘中的一个。(孙红军摄)
此外,在未搞好园地化农田建设之前,离河道较远的那类田畈,有好多田块的灌溉,仍然沿用自古相传的牛车盘,靠牛力提取池塘水,也有只能靠双手用“梯车”车水的,社员很辛苦。但池塘的蓄水量很有限,连续多晴几天,池塘就见底,容易受到旱情旱灾的威胁。同时,此类田畈离大路较远,干农活的往返要走很多狭窄的田塍路,在下雨后的一两天内,是一溜一滑的。农用手拉车无法进出,畜肥、人粪肥、稻谷、稻草等都要肩胛挑,打稻机要两人抬,拖拉机耕作要不断的田过田。为了不在中途压坏未成熟的作物,有些田畈拖拉机只好不开进去。
“当时,镇东大队下决心发动全体社员搞土地平整、园地化农田建设,就是为了彻底改变上述阻碍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农田状况,为增产增收创造良好的生产条件,也能给干农活带来轻松和方便,是符合全体社员心意的一项较大的工程建设,大家是齐心合力、协调一致地干的。”张根来说。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