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鄞州集士港发现一块距今740年南宋墓志铭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2月05日 08:01   【 】 【打印
0

该墓志碑碣底部有凸榫0.85米,上宽0.22米,下略窄。由此推测,应有卯孔碑座,故为小碑式(即竖立)墓志铭。从碑高1米(不包括碑座)来看,原墓高度应相当可观,墓主非富即贵。从墓志铭书写的“杨珏绍定二年中进士,授迪功郎,上虞县尉”等文字佐之史料记载来看,墓主应是南宋五品官员杨珏;但碑上清晰可见“杨珏字君宝”字样,与史料所记载的“杨珏字君实”不符。专家推断,这可能是史料转抄笔误,应以碑碣实物为准。墓志铭上还刻有墓主“葬于清道乡西山谢岙之原”,可见原墓就在如今碑碣出土区域,但墓葬却未发现,《鄞县通志·墓葬篇》中也未见有此墓的记载,由此分析,墓可能毁于民国前。

据鄞州文物专家谢国旗介绍,墓志始于秦汉,是一种重要附葬品,用于记载墓主的生平简历、身份户籍及其他,一般分上下方组成,上方为墓志盖,有标题式篆刻;下方刻墓主生平事略(也叫墓志铭)。不同墓葬时期,墓志铭也从深埋地下演变到竖立于穴内、再到走出墓穴转写到墓碑阴面或其两侧的碑翼上等形式,而杨珏的碑式墓志铭就是“穴中平放式”过渡到“竖立式”的实例。

墓志铭内容丰富

见证史实与民间传说相融

墓志铭上详细记载了杨氏一族的来龙去脉,以及墓主杨珏和其祖上三代及子女、孙辈共6代人的大体生平事迹并当时杨氏一门的人数、人名等,为分析当时的官职名称、户人口数研究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由墓志铭可见,杨氏远祖由黑龙江的“西泒”之地南迁福建福州的“长溪”后,其曾祖父杨爰于南宋建炎年间以一名“巡检”小武官的身份随从皇帝来到临安(今杭州),杨爰的官为“赠武翼大夫”,杨珏的曾祖母“徐氏、倪氏”(杨爰之妻妾)也“俱赠安人”,父杨应春(杨爰之孙)“赠朝议大夫”,母(杨爰之孙媳)“杜氏,赠恭人”。结合史料记载看,武官杨爰可能参与了著名的“高桥之战”,故因功受皇帝追封并庇荫全家多人。碑碣上还刻有“武翼以扈驾补官”和“志弗乐仕,隐于鄞之西山因以家丐”的字样,专家推断,可能杨爰功成身退决定隐居。“鄞之西山”,即如今出土墓志铭那一带,这为杨珏先祖落户宁波提供了可靠的历史依据。

“村女救康王”的传说在宁波家喻户晓。宋高宗赵构在建炎年间多次迁都后定都临安,金兀术南侵临安,康王赵构弃城南逃,于1130年1月16日逃到明州,定下“航海避敌”之策,这才有了南宋对金首次大捷———高桥之战。而宁波坊间相传:赵构在明州被金兵追杀为村姑所救,以姑娘的蓝印花围裙和黄泥墙为记,许诺若重登皇位将娶她入宫,不久康王重归金殿如约迎娶,却发现家家黄泥墙外挂着蓝围裙,宋高祖赵构为此下旨“浙东女子尽封王”。鄞州高桥镇上如今塑有一堵黄泥墙和《村女救康王》雕像,这正是宁波民间传说与“高桥之战”历史的相融点。

编辑: 郭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