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市气象局宣布:经过一年的努力,2012年气象为农服务“十件实事”已全面完成。
2012年气象为农服务“十件实事”如下:
(1)推进农村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新建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30个;
加强与市农办、市应急办及民政等部门合作,积极推进农村基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将省级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建设纳入市政府对各县市区的新农村建设考核内容,各地也均将此项工作纳入对乡镇考核。2012年,我市共成功创建省级气象防灾减灾标准化乡镇(街道)77个,示范村(社区)27个。
(2)开展农村防雷减灾“十百千”工程,为40个村200个公共建筑免费巡检,发放《农村房屋防雷设计施工使用图集》等1000份防雷科普资料;
全面开展百村安全巡检服务活动。2012年全市气象部门面向48个中心村250多个建筑单体以及近百所农村学校开展免费检测,指导受检单位做好防雷整改措施。广泛开展科技下乡、信息下乡等活动,培训农村信息员、协理员、施工员和电工近千人,发放《雷电防御手册》、《农村房屋防雷设计施工使用图集》千余份。
(3)加强农村气象科技服务,开展气象科技下乡50场(次),制作农业气象科技专题片3部;
积极响应中央1号文件精神,开展气象科技下乡活动。在春播、“双夏”、秋收等重要农事节气前夕,梅汛期暴雨及“海葵”台风等重大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和过后,组织气象科技工作者走入田间地头开展气象科技服务,指导农民科学防御气象灾害,合理安排农事生产。全年共开展气象科技下乡活动92场,有效提高了农民应用气象信息能力和应对气象灾害能力。完成市委组织部和市农办19个为农服务的课件制作。
(4)加强农村气象科技人员培训,组织气象协理员(信息员)气象科技知识培训班10次;
继续加强气象协理员、信息员、镇村干部和农业大户的气象科技培训工作,全年共组织气象协理员、信息员培训17次,参加培训人数1259人次,与组织部等部门合作开展乡镇干部气象防灾减灾培训8次,参加培训人数452人次。
(5)减少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盲区,在农村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新建自动气象站10套,新建农村气象电子显示屏10套;
继续加快农村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建设,减少监测盲区。通过实施山洪地质灾害非工程防治措施项目,在农村山洪易发区建设自动气象观测站30套,全市所有乡镇实现自动气象监测站全覆盖。继续推进农村电子显示屏建设,全市新建气象电子LED显示屏89块, LED显示屏数量达到586块,实现气象电子LED显示屏乡镇和重点村全覆盖。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6)深化海洋渔业服务,滚动发布渔场海区预报,开展海水养殖特种气象观测;
继续做好渔场预报服务工作。宁波(象山)海洋气象广播台每天两次以宁波话和普通话“双语”播送未来5天的海洋天气情况,每天固定播报时间分别是9点15分和16点15分,在台风等特殊天气是增加播报次数。推出《海洋气象》专题电视节目。在宁海、慈溪、象山安装完成4套海水养殖气象自动站,为南美白对虾、大黄鱼等养殖户提供服务。监测内容除了常规的气象数据,如气压、气温、降雨量、风力等信息外,针对水产养殖户的特殊需求,实时监控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等信息,通过安装在养殖基地外的气象电子显示屏每小时更新一次数值,便于养殖户及时了解气象和水环境的变化情况。
(7)推进石浦渔港气象服务,建设预警风球系统;
全国首个现代海岛气象风塔象山县石浦港大风预警风球系统已于8月正式投入使用,该预警塔矗立在海拔128米的东门岛炮台山,面向石浦中心渔港。预警塔的颜色按照预警信号的相关规定设置,塔顶圆球颜色变化代表沿海风力情况,提醒渔民注意出海风况。大风预警塔的投入使用,将为渔民提供直观的大风预警预报信息,方便渔民及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人民日报》、人民网等中央级媒体对此项工作进行了报道。
(8)强化农业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在关键农事季节每天发布农用天气预报;
建成宁波农业气象中心(浙江省设施农业气象试验站),加强全市农业气象服务工作。制定《宁波市农业气象服务周年方案》,开展每周农业气象、关键农事季节、生态农业、设施农业的动态气象服务,在电视天气预报中开辟农事天气栏目,定期发布农业气象月报、作物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年度农业气象条件分析,以及连阴雨等灾害性天气对农业影响的决策服务材料。2012年,全市共开展农业气象专题服务309次,发布农用天气预报476期,新发放农业大户联系卡3056份,全市手机短信服务平台已有涉农用户1.2万余人。
(9)推进“两区”农业气象服务,开展特种农产品品质气象条件观测、气候品质认证和精细化气象服务;
积极推进现代宁海农业(渔业)气象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在我市首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逍林镇内建立气象服务站。开展海水养殖、种兔养殖、超级水稻、茭白、葡萄、草莓等特种农(渔、林、畜)产品气象条件观测和细化气象服务工作。在全省率先开展杨梅、草莓气候品质认证工作,首次开展了桃花期科学预报。
(10)加强森林防火和生态气象服务,开展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分区域预报,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业务培训和安全管理。2012年4月和10月,市人影办在军、民航空管等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抓住有利时机,在宁海、慈溪进行了3个批次作业,发射人工增雨火箭弹16枚,有效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和旱情;有1名同志被评为全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先进个人(全省仅1人)。
加强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在清明等重要季节试点开展了分区域火险等级预报,加强林火卫星监测工作,2012年共发布森林火险等级预报222期。
据悉,自2009年以来,市气象局已连续四年推出气象为农服务“十件实事”。(记者王量迪 通讯员乐益龙 汪玲玲)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