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青团起源于唐代流传千余年 吃的是味道 尝的是回忆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3月26日 07:25   【 】 【打印
0

  “赵大有”的工作人员现场做的青团。记者王增芳摄

  一夜春风吹透,野地里的艾青泛出最鲜最嫩的绿色,眼下正是做青团的最好时候。“寒食青团店,春低杨柳枝。酒香留客在,莺语和人诗。”这是1000多年前,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路过青团店,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

  如今,那一个个透着艾草清香、甜甜糯糯的青团,虽形制未变,却早已从当初的祭祀点心,转变成人们在春天时令尝鲜之美食。小小青团,散发着芳草的香味,透着儿时的回忆,蕴含着家的味道,交叠着各种怀旧情感的美味。

  古为祭祀用品

  起源于唐代流传千余年

  早在3月初头,离清明还有一个月的时候,宁波的一些超市的糕点货架前,青团就已亮相了。不少市民在购物篮里放上一盒尝鲜,当做茶余饭后的点心。青团,又叫艾团子,旧时也称“粉团”,因其色泽碧绿、生青,故名青团。

  青团碧青油绿、糯韧绵软、清香爽口,是江浙沪各地民间清明与寒食节时的一道传统点心。不过,青团诞生之初,主要是祭祀用的。

  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每逢清明,江南几乎家家户户蒸青团,古时候人们做青团主要用作祭祀,虽然青团流传千百年形制未变,但现在人们更多的是时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

  “相传百五禁烟厨,红藕青团各祭先。”这首《吴门竹枝词》说的就是人们在清明节吃冷食青团,并用红藕、青团祭祀祖先。清代《清嘉录》对青团有更明确的解释:“市上卖青团熟藕,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宁波老字号“赵大有”的掌门人陈红云介绍说,青团真正成为江浙地区的清明佳点,还是近代的事。清末民初,随着糕团小吃的蓬勃发展,制作青团的方法也渐渐普及到家庭。清代文学、美食家袁枚的《随园食单》中,对青团的制作有记载:“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

 [1] [2] [3] 下一页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