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工程还将通过引导更多合作社购置“绿通车”、“菜篮子”配送车,建设自己的物流链,并鼓励合作社建立网站、试水电子商务,逐渐摆脱对政府采购的路径依赖。“今后政府重点要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增强技术服务、农产品加工和品牌营销能力,使其既成为农业生产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又成为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中产业化合作经营服务的主体力量。”省农科院一位专家表示。
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一样,农业企业在“小生产”与“大市场”对接的过程中,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经过多年建设,农业企业已成为宁波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农业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新机制也在探索中成形。去年,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通过采取合同、契约、订单农业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户94万余户,农产品收购金额345.15亿元,吸纳农民工就业17.47万人。
在宁海一市镇,农产品的“品牌整合”就由一家农业企业完成。一市镇农业服务总公司不仅为全镇3000亩无公害青蟹塘做“销售总代理”,去年还与快递公司合作,在淘宝上面向全国叫卖“一市青蟹”,销量超过100万元。
不过,合作社发展中的“小弱散”现象在农业企业中同样存在。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性不强。数据显示,全市现有273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中,年销售产值上亿元的仅占三分之一,不少企业仍在吃廉价资源要素的“老本”,缺乏核心竞争力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为与农户建立更紧密的“利益联盟”,一些企业也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慈溪“海通”集团通过构筑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从原先的的小规模生产转型为“统一管理、统一生产、统一培训、统一用药、统一收购”的“公司-家庭农场”标准化生产。如今,由“海通”发展的自营农场、加盟家庭农场、订单家庭农场和合作家庭农场等新型农场,总面积已超过10万亩。
宁海“振宁牧业”全省首创的保险模式则在灾害面前保护了大量农户的经济利益。平时,与公司签约的农户为每只鸡缴纳5分钱的保险费。去年台风“海葵”过后,“振宁牧业”立刻派人挨家挨户定损,并实施全额赔偿。去年,通过为提供种鸡、饲料生产、技术服务、保护价收购以及销售的全程服务,“振宁牧业”300余家基地农户平均获利3.2万元。
“企业发展不上去,最终损害的是农户的利益。”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起,将通过农业园区建设,在龙头企业中推广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组织模式,努力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运行模式,进一步发挥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纽带作用,让农民享受到高水平的社会化服务。
记者 余方觉 孙吉晶 通讯员 康庄严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