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 33岁的舒老师再次站在了人生的转折点上。继一周岁多的小乐乐两天前第一个植入台塑企业捐赠我市的人工耳蜗后,昨天,舒老师成为本次台塑慈爱复聪救助活动的第二位手术者。
8岁时双耳失聪,坠入无声世界25年。昨天,舒老师平躺着,用笔写下了一位普通父亲的心愿———术后恢复正常语言功能后,给5岁的儿子讲故事。
小舒8岁时被父母从乡下奶奶家接到镇里上学,妈妈发现喊他时他的反应总是慢一拍,带他到上海耳鼻喉专科医院做电测听,被诊断为双耳神经性耳聋,从此与助听器相伴。
双耳失聪让小舒小小年纪就经受了很多磨难。他随工作调动的父母来到余姚城关,可没有一家学校愿意接收这个戴助听器的孩子,无奈他只好到余姚特教中心寄宿就学,那里全是聋哑人。
看着儿子越来越习惯打手语、看口形,妈妈担心他语言功能退化,放学后就把他接回家,一字一句地教,逼他练说话。很快,小舒三级康复合格,能到普通小学随班就读。妈妈带着他向老师挨个求情,二年级的一位班主任“收留”了他,原本可升三年级的小舒只好蹲班一年。
他很珍惜读书的机会。那时的耳背式助听器杂音特别大,一翻书就会传来哗啦哗啦的噪音,上课常常听不好,他只好晚上一页页啃书补习。小舒的中考成绩处在余姚当地考生的中上游,这一成绩来之不易。
当时专供听力残障人士就读的中学全省只有一所,在杭州。1999年,小舒离家到杭读书。3年后,又到北京一所专供聋哑人就读的大学念本科。
磨难练就了独立、要强的个性。头一次出远门去北京,小舒独自一人买票北上,办理各类繁杂的入学手续。听说余姚特教中心招聘两名听障人士从教,报名、笔试、面试,他一关关独立闯过。2006年9月,小舒成为母校的一位老师,教体育和计算机。
上网成了小舒老师最大的爱好。无需说话,打字就能流畅交流。通过网络,他找到了小他7岁的健康女友,并结婚生子。
“生活还是隔着一重玻璃门。”舒老师说,戴着助听器,发音不准,误会不断。一次买车票,售票员将宁海误听为临海;外出就餐人声嘈杂时,听不清楚,只好笔谈或用手比划;无法接听电话,只能发短信联系。
儿子出生5年了,舒老师从没给他讲过一次故事,因为担心口齿不清、发音不准,会影响孩子。
听说爸爸手术后就能讲故事,儿子鼓励他一定要勇敢面对手术。
“能像普通爸爸那样,给孩子讲故事,带着孩子四处游玩,不用看唇形就能自如交流。”舒老师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记者蒋炜宁 通讯员王继红)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