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关注
5月25日,六十几位来自国内外的高等职业教育专家和学者齐聚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探讨目前正在步履蹒跚中探索的高职院校“县校合作模式”。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推出了符合经济发展要求又富有创新精神的“县校合作”模式,成为职业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培养地方适用人才的一条新路径。该校近年来在“县校合作”中做出的探索和尝试,也成为了高职院校创建“县校合作”模式的一个样本,被教育专家和媒体誉为中国当代高职教育的“宁海模式”。
据了解,宁海产学研基地是浙江省第一所由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合作的,集人才培养与培训、科研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产学研基地。
此项目得到了全国政协常委、国务院参事、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副会长蒋明麟的高度评价:“宁海产学研基地创新了‘政府、高校、企业’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和机制,破解了宁海模具行业发展的瓶颈,很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了高等院校的教育体制改革和发展。”教育部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会长朱传礼教授充分肯定说:“这在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中是先进的,是创造性的探索和尝试。”
目前,宁海产学研基地占地150亩,于2005年12月开工建设,2007年9月投入使用,已建有10000平方米实训大楼,内有16个实训室和3个中心、2个研究所。该项目已被列为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三级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宁海县政府将宁海产学研基地列入县政府“十二五”发展规划,在土地划拨、配套资金、设施建设、教师公寓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不仅如此,县校合作的“宁海模式”正在向周边推广,该校还在慈溪“家用电器”块状经济的主要聚集区推广这种模式,于2012年5月在慈溪建设“慈溪产学研基地”,这标志着学校“一体两翼”的“总部-基地”办学模式进入到实质性进展阶段,逐步形成宁波重点产业区的服务布局,全方位为区域经济服务。
关注之声:
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探索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的“县校合作”模式,是多赢理念主导下形成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全新模式。“县校合作”很好地促进了高职教育与县域经济的有效对接,对高职院校来说,深入县域办学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源支撑,更好地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对县域来说,“县校合作”能够满足其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需求。
当然,“县校合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高职院校在“县校合作”过程中需要在拓宽合作领域、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引导“县校合作”从单一的科技合作向一体化合作发展,建立“资源整合、多赢共进”的全方位互动的长效合作机制。周浩 张冶红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