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宁波教育现代化献一策”
我们不止一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但一些特色工种的招工却是一“匠”难求。原因在于,现在的教育“千校一面”,大多扎堆在培养“标准件”,忙着造“师”(如工程师等),很少培“匠”(如各种技工等)。其实,社会既需要“师”才,也需要更多的“匠”才。
现在人才市场上怀揣着各种高学历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并不完全是需求少的问题,而是专业扎堆、供需不对位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还是要从基础教育入手,解决“千校一面”的问题,办出各种各样不同特色的学校。据了解,现在宁波教育界正在积极开展推进特色学校的建设工作,可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突破口。
但是笔者担心的还有另外一个方面的问题:就是特色学校都办起来了,生源会怎么样?有没有优等生去上特色学校?特色学校会办出怎样的特色?社会又将怎么看待特色学校的特色生?这里既涉及到社会对特色学校特色生的观感问题,又涉及到特色生将来如何生存的根本问题。如果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仅仅从优生家长层面来说,就很难愿意让孩子选择特色学校。
所以,无论是从特色学校的定位来看,还是特色学校内部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接轨层面来说,都有许多课题值得研究。只有全社会都真正认识到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特色人才,各种各样的特色人才也都能真正出色地服务于社会,都有用武之地,特色学校才会真正在宁波教育界站住脚,并枝繁叶茂。
宁波万里国际学校特级教师 徐太春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