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非遗金银彩绣现场表演。
我市从2003年开始进行民族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2006年,梁祝传说、奉化布龙、宁海平调、朱金漆木雕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我市已有国家级非遗21项。今年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10周年,在纪念中国文化遗产日之际,对宁波非遗十年的成就盘点如下:
【非遗普查宁波模式在全国推广】从2003年至2007年,我市先后进行了民族民间艺术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实现几个创新,一是设计了一套易于操作的普查表;二是建立了一支覆盖市、县(区)、乡(镇)、村的普查员队伍,培训了4300多名业余普查员;三是采取“村报普查线索、镇查重点项目、县做规范文本”的普查方法和工作流程。普查实现了3000多个行政村全覆盖,上报普查线索20余万条,重点普查项目12000个。这一普查模式被命名为“宁波试点模式”,并在全国推广。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会议在宁波召开】2008年,文化部召开的全国非遗普查经验交流会在宁波举行,会议重点推广了“宁波试点模式”的成功经验。2011年,文化部再次在宁波召开全国非遗保护工作会议。会上,我市作了经验介绍,强调各级名录项目、传承人、传承基地相互联动,非遗展示馆建设国家、集体、个人相互联动,非遗生产性保护政府、企业、社会相互联动,非遗生态区保护整体性、传承性、持续性相互联动,形成“三位一体”保护体系。
【创建“三位一体”保护模式】2008年开始,我市积极探索构建非遗保护的长效机制。2009年率先提出“三位一体”保护的概念,经过几年努力,基本形成了对非遗项目、传承(传播)人和传承(传播)基地进行整体性保护的非遗保护“三位一体”模式。2010年,首次将“三位一体”原则应用在市级非遗名录评审中,实现了大部分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我市在全国首创以量化评估的方式确认每个市级以上非遗项目的保护水平。今年开始“三位一体”保护综合体(示范体)的创建工作。
【组织机构完善】2004年1月,市文化馆成立“民间艺术部”,具体协调全市民间艺术普查工作。2005年5月更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2009年5月,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挂牌,承担全市非遗保护研究的工作职能。11个县(市)、区也相继成立了非遗保护中心。至今,全市从事非遗保护工作的专业干部近40人,年度非遗保护专项资金958万元。
【建立四级非遗名录体系】近年来,宁波市已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保护体系,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1项,省级79项,市级179项,县级520项,项目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多方面。
【非遗博物馆建设全国领先】2004年,我市明确提出建设以宁波博物馆为龙头、专题性博物馆和行业性博物馆为两翼,民办博物馆为重要补充的宁波博物馆体系。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非遗博物馆50余家。鄞州区20多家非遗博物馆构成的非遗博物馆群更是其中的亮点。
【象山渔文化生态保护区成为首个国家级海洋文化生态保护区】象山县渔文化有非遗保护名录项目100多项,仅国家级项目就有6项,近年来形成了石浦—东门岛核心保护区,晒盐技艺、妈祖信仰、徐福东渡传说等特殊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今年2月,文化部同意实施海洋渔文化(象山)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标志着我国唯一以海洋渔文化为保护核心的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落户宁波。
【非遗对外文化交流日益活跃】这些年,宁波“三金一嵌”、奉化布龙、甬剧、姚剧、平调等非遗项目先后去了亚欧多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等,此外还组织项目参加重点文化会展,展示非遗文化企业、产品,推动文化产品出口。加强了宁波与国内外各城市、各地区的文化、学术交流,增强了宁波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吸收了外来文化精华和先进管理经验。
【出版非遗丛书】自2008年开始,公开出版了《甬上风物———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共149本,收录田野调查项目1万余项,成为研究宁波地方文化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资料。2010年,我市着手编纂出版《甬上风华———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丛书,由市、县两级联动,历时3年完成,较为全面地展示了宁波非遗情况,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举办民间地方曲艺大会串】2005年2月,市政府发文要求加强我市民族民间文化抢救和保护工作,当年3月18日至20日,首次民间地方曲艺大会串将四明南词、宁波走书、宁波评话、蛟川走书、唱新闻等8个地方曲艺搬上舞台,每场表演的录音录像刻录成光碟保存,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资料。宁波曲艺至今已有3个国家级非遗曲种,4个省级非遗曲种。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