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早上,在下菱菜场南门口,一个穿着校服的女孩跪在地上乞讨。市民郑先生见此情景,给本报市民热线打来电话:“如果她真的有困难,我愿意帮助她。”
女孩扎着长长的马尾辫,戴眼镜,齐刘海,外套是校服款式,红、白、青相间,洗得很干净。
她跪在一块泡沫板上,左手边放着一只黑色书包,书包瘪瘪的,靠在一只录音机上。录音机播放着舒缓的音乐。为防被雨水打湿,录音机套着红色塑料袋。
在女孩面前,摊着一张白纸,用手一摸会发现,白纸能防水。纸上标题“高中生的求助”,写满“七字诗”,通篇读下来挺押韵。主要内容为:“人有旦夕祸与福,母亲嫌父离家走,为求生计家卖穷,万般无奈才低头”。
白纸上三三两两地丢着硬币,女孩面前还有一叠整齐的纸币,面额从5元到20元不等。
记者试图与女孩沟通,对多数问题,女孩低着头,保持沉默。
“安徽的,17岁,高一。”
“来找妈妈,因为爸爸妈妈离婚了。”
“邻居说在这里见过妈妈,我一个人来的。”
“爸爸、老师不知道我出来了。”
“这个月农历初一到余姚的,再找几天,找不到就回去了。”
在短短的5分钟里,不断有市民给她钱,以10元面额的为主。每次拿到钱,女孩就把纸币拽进手心里,俯下身子,轻轻说一句“谢谢”。
她似乎执意凭一个人的力量找妈妈。她和她妈妈叫什么名字?找过余姚的哪些角落?吃住怎么解决?独自出远门不害怕吗?
她身上有这么多谜团,她却说:“别问了,我不想说。”
从她5分钟的“收入”来看,选择相信她的人居多。
也有围观市民议论,在其他菜场也见过类似的“校服女孩”在乞讨,时间较早的一次,是在3个月前的富巷菜场。记者陈周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