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王堃记"醉泥螺深受老宁波人的喜爱 如今已销声匿迹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6月30日 07:23   【 】 【打印
0

  带“王堃记”醉泥螺到上海的宁波人 林绍灵 绘

  上了年纪的老宁波都知道,从前,有一款叫“王堃记”的醉泥螺很有名,深受人们的喜爱。

  以前,在上海工作的宁波人返家探亲后回上海,总要背上一旅行袋瓶装的“王堃记”醉泥螺让同事品尝。再往上的年月,在上海做生意的宁波人,也常要“信客”带去“王堃记”醉泥螺。泥螺带到后犹如办酒席,满满一大桌子的人围一起分享品尝。

  这么有名的醉泥螺,就出产于北仑大碶镇。

  上世纪30年代初,大碶镇横街头有个名叫王轩章的50余岁的老人,以祖传配方制作醉货糟货,尤以醉泥螺闻名。从前,泥螺蟹糊是不上台面的,惟独这“王堃记”醉泥螺可用精致金边白瓷“莲子茶盅”在筵席的对角分装两碟。那犹如琥珀色、大小匀称、黄黑透亮、浸浴在浅淡棕黄色汤汁里的泥螺,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为酒筵增色,也是一款酒后过饭的名菜。

  宁波民间一般以清明“桃花汛泥螺”为上品,但王氏老人却专收购立夏节的泥螺,而且大碶周边的大榭梅山泥螺都不要,专收昆亭滩涂上的泥螺。老人亲把收购关,眼一瞄就决定收与不收。如卖家不服气,他会拿出自带的铜盆小秤,随便舀上一勺称给人看:一两(老式一斤十六两制)刚好12粒,符合这一规格的收进,不符合的不要。

  一位给王氏老人当过“秤手”的“行贩师傅”介绍说,制作醉泥螺的第一步关键是引螺“吐舌”,泥螺的脆嫩有嚼头全在这一关。泥螺喜“鲜”,以鲜汤啖之必吐舌,但吐舌过快过猛,恐与壳断裂或耷拉,影响外形美观,过慢则要成“僵泥螺”。民间以自制咸菜卤汁为引头汤,但王氏老人自有祖传秘方配制的卤汁汤。他把泥螺倒在一只只木盆里,拌入适量卤汁汤,按顺序用手不断地翻淘,而后又一次次“放咸(盐)”,最后,又放入秘制的醉汁料酒。这样做出的醉泥螺鲜香扑鼻,螺壳不发白,且久藏不坏不失味。从棕黄色玻璃瓶里舀出来的“王堃记”醉泥螺,哪怕过了一两年,依然是粒粒饱满,挺刮黄亮鲜爽。

  这一整套的制作工序和方法,全是老人独自默默操作,直至可装瓶了,才交由家人和帮工完成。

  上世纪50年代初期,“王堃记”醉泥螺成了当时公私合营“三类”食品厂的主要产品,也曾改名为“三类牌”醉泥螺,仍以颗粒大而匀、香味纯而醇、无腥无泥筋而闻名海内外。

  可惜,王氏老人去世前未将秘方传授他人,到上世纪的60年代初,“王堃记”醉泥螺销声匿迹。□叶予之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