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65岁的老人,不享清福,整天寻思着搞些小发明。如今,他已拥有6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其中30项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初审合格。他发明的“一种钢琴”、“一种风琴”和“鞋拖鞋”等7项专利,已进入国家发明专利实质检查阶段……他就是鄞州区塘溪镇中心小学退休老师叶如康。
日前,记者专程拜访塘溪镇东山村退休在家的叶老师,追寻他潜心发明创造的历程。
“创新无大小,有用就是宝”,这是叶如康的人生信条,也是支撑他不断发明创造的不竭动力。
“‘一种风琴’的琴键比常规的琴键细小,一个指位能按压至少两个连续的琴键,解决了‘mi’和‘fa’、‘si’和‘do’的半音问题。”他指着设计图纸解释说,由于这种风琴的音阶设置多且密,所以弹奏曲风十分细腻。
叶如康2009年退休在家,但他不愿闲着,一门心思搞起小发明。
发明创造源于兴趣爱好。叶如康从小就喜爱音乐。中学时代,因吹得一口好笛子,左邻右舍遇上红白喜事,都请他伴奏;工作之后,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会了弹风琴和钢琴。
弹琴多年,他总想解决“mi”和“fa”、“si”和“do”的半音问题。退休后,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他下定决心攻克这个难题。
发明创造源于生活小事。在接待访客的过程中,叶如康发现,客人脱鞋、换鞋既费时又费力。于是,他萌生了一个念头:何不设计一种能套在鞋子上又方便走动的装置?2010年年初开始,叶如康把梦想付诸实践,他把家人的30多双鞋子按1:1的比例,一笔一划地绘制在图纸上,经过反复尝试和研究制作,一种叫“鞋拖鞋”的新玩艺诞生了。
曾有一段时间,吃饭、走路甚至睡梦中,叶如康都在琢磨自己的小发明;铅笔和稿纸,更是从不离身,简直像着了魔似的。
父亲如此热衷发明创造,儿子叶大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一有空就来帮忙。现在,父亲一有新的奇思妙想,叶大可就会用电脑软件一一绘画出来。“父子同上阵,创新无难题!”叶如康自豪地说。
儿子开了一家电器配件厂,叶如康盘算着:可以让自家工厂试着生产“鞋拖鞋”,看看有没有市场。此外,他还计划找琴厂生产“一种风琴”,让那些具有较大实用价值的发明专利真正惠及百姓生活。
“虽然我从学校退休了,但我的发明生活永不退休!”谈到未来,叶如康坚定地说,他会继续走在发明创造的路上。
薛丛川 戴庆来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