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王复才:寄情山水三十载 曾是一名“田头秀才”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7月21日 07:49   【 】 【打印
0

  可是,只有画画才是他最开心的时候。比如,他照着故事书中的插图,画《三打白骨精》、《桃园三结义》等;比如,他为村里的黑板报写字、排版、画插图……在当时的乡里,他早已小有名气,人称“田头秀才”。

  时间就这样匆匆流过,而机会竟那样突然地落在了他的头上。那一年,王复才已经担任九龙湖镇河头公社团委书记,河头中心小学校长知道他喜欢画画,就问他想不想去大学进修美术。骨子里酷爱画画的血液顿时骚动起来,王复才迫不及待地连连点头。想不到幸运真的落到他的头上,他被推荐去浙江美院(今中国美院)深造。1970年的一天,王复才从镇海走到宁波,与同伴一起踏上了开往杭州的火车……他的艺术之路就此铺展在脚下。

  2难忘的学生时代

  从未经过正规绘画学习的王复才,进入大学后,受教于方增先、宋忠元、吴山明、孔仲起等名家教授,眼界大开,像海绵一样吸收着知识。他第一次接触到素描,渐渐懂得了什么是西洋画的透视、明暗、结构比例,什么是中国画的笔墨……每天晚上,他都埋头练习基本功,有时画着画着,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

  他曾跟吴山明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去余杭的农村写生,一住就是一个月。农村对他来说当然不陌生,可如今他观察的角度却全然不同。他要画的作品是人物写生,他要观察的是田间地头的农民———他们的五官、眼神,他们的骨骼、肌肉,还有他们的动作、姿态。王复才突然觉得,这一群曾经如此熟悉的人,如今在他眼里却变得陌生而新鲜。有时,在田边观察农民耕地、播种,目光直愣愣的,盯得别人心发慌;有时,他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跟着农民,他们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为了跟农民打成一片,他有时也会替他们画几幅头像。用笔快速勾勒,涂涂擦擦,一个人物头像就跃然纸上。“真像啊,真像!”农民们看着觉得十分新鲜和欢喜,也就愿意做他的模特了。

  3不断的积累创作

  1973年,王复才大学毕业后到镇海文化馆担任美术干部,从此他的生命就和画画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一开始,王复才创作较多的是人物画,如科普的连环画、计划生育宣传画等。可别小看了这些作品,有些多次在省内外展览。“而且,这是我很好的创作积累过程。”王复才说。

  这其中,令王复才印象最深的是,1979年创作的庆祝建国30周年的主题画,描绘了当时宁波老百姓热情欢迎解放军从三江口进城的画面。这是一幅群像,里面有70多个人物,个个形态逼真而又神态各异。“记得那时我花了整整一个月才完成这幅作品。画写实的历史人物画确实有些难度,不过那时我刚工作没几年,初生牛犊不怕虎,充满了创作激情!”王复才笑了起来,额头上的沟壑仿佛充满智慧。

  一直画人物的他,从1980年起,却突然专注于山水画。这究竟有怎样的缘由呢?

  “其实理由很简单,因为画人物需要模特写生,对于工作在基层的我来说,人物画的创作和交流存在现实的障碍。”更何况,从小生活在九龙山下的他,山水是他最熟悉也是最有感情的风景。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家的“天人合一”,天地间的大美是他最有欲望表达的。而且传统的山水画是他取之不尽的艺术宝藏,因此他坚定了立志山水画创作的决心。

  4激发的山水性灵

  在创作中国山水画的30多年里,他对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倾注着深厚的感情,那高山的烟云,水乡的古风,海角的浪花,村口的老树等等都能让他心醉神迷。他到过雄峻的黄山,葱茏的庐山,秀丽的雁荡山,到过浙东四明的白云山深处,领略浙中天台的野味……

  一年冬天,他去绍兴写生,北风呼啸,他用冻僵的手一天完成了二十余幅绍兴柯桥古镇的完整速写,其中一幅《水乡旧踪》获得了中国美协举办的全国写生画展最高奖。

  又一次,他去雁荡山写生,当时正下雨,为了捕捉刹那间云雾缭绕的感觉,他全身心投入,连雨伞掉了,浑身被打湿了都没察觉。

  还有一次,他与几位画家一同去舟山嵊泗列岛写生,雇了一条小船绕岛一周,以便观察石壁的纹路。不料海风乍起,小船差点倾覆。风浪中,他害怕得说不出话来,却牢牢握住手中取景用的相机。之后,他便创作出《海气图》。他悟出了山石海壁新的画法,用破网纹皴法,把自然界千年风化的山石表现得充实壮美,渔村和石壁下的渔船隐约可见。虽然渔村并没有人物出现,但寓意正是人与自然生生不息的一个侧面。这幅作品1998年获得了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八届“群星奖”优秀作品奖。

  5更深的艺术层面

  著名画家李可染曾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没有意境或意境不鲜明,不可能引人入胜。“中国画的写意,与西画不同,讲求气韵和意境,所谓的意境也是深层的精神层面。中国的山水画,山是静的,水是动的,动静结合就成了变幻无穷的生命。比如构图,讲究宾主、呼应、虚实、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种种关系,笔墨有枯涩浓淡,气韵讲究生动流畅等,无不在对比中寻找平衡与和谐。其背后就是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王复才若有所思地说,而这也许就是他毕生所追求的境界吧。

  除了山水画,书法也是他的喜好,楷、行、隶、草兼习。“真正的大家在书画诗等各方面都是很出色的,比如像吴昌硕、齐白石,均是诗书画兼得的。如果只是会画画,那么画得再好,也是不全面的。”王复才笑了起来。

  记者张落雁/文记者王鹏/摄 

编辑: 杜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