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象山盐区中尚保留着六座庙宇 古法熬盐的工艺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07月21日 07:57   【 】 【打印
0

  杉木洋村与古法熬盐工艺

  村民展示海盐古法制作工艺

  象山港大桥西泽出口至丹城公路连接线已改建完成,在大徐向北拐约四公里,从山坡往下看,可见几棵大樟树下的杉木洋村。顺山坡下行,沿着淙淙溪流,就可到达位于村口的徐公祠。那几棵大香樟就伫立于徐公祠前面的一块平地上,伸展着它们的枝桠,溪水流到祠前刚好遇巨石而颠水,形成落差几米的小瀑布,瀑布之上架丈余石拱桥,成为古村一道独特的景色。

  走进徐公祠,一批木匠正在修缮祠堂。祠堂的总体结构保留完整。祠内有碑:“木葱茏必有其本,水澎湃必有其源。邑东杉木洋徐氏族裔,究其本,源自大徐始祖徐公讳旃……”徐旃,字志勉,奉川(今奉化)小万竺人,唐神龙二年(706年)出任象山首任县令。当时象山为海隅之地,穷山僻壤,徐旃任县令,正是立县之始,一切草创,百业待兴,百废待举。徐旃为象山立县做了许多工作,使县署初具规模。

  建象山城隍庙是徐旃在立县时做的一件大事。据宝庆《四明志》称,象山县城隍庙,在县治西南二百四十步,唐神龙二年建。建庙恰与徐旃任县令同年。按照传统,象山既立县,县城必须建城隍庙,以佑一县之民。徐旃居官几年后,因对象山有感情,便寓居于象山东乡龙溪、枫溪,徐氏家族在此繁衍生息,成为大族,遂改称大徐,徐旃成为象山徐氏的先祖。

  自李唐至清季,徐氏多巍科冠带贞烈可风之士。其中二十一世孙徐应台,字廷辅,洪武十八年(1385年)乙丑进科进士,除授户部主事。据《徐氏宗谱》载,杉木洋村原名“杉坡”,宋高宗绍兴初年(1131年)在玉泉盐场下东村设盐课司。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徐旃后裔烧盐定居杉木洋,海水直入,设庙下为盐厂,用煎熬烧制成盐。

  徐公祠供奉的就是徐氏先祖徐旃。祠堂正中悬挂着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戊子年题书的“徐公祠”匾。徐旃塑像,端庄慈祥,栩栩如生。对面戏台为圆石柱,红底金漆刻对联“弦管齐鸣声振南周望族,绮罗交舞挥腾东海名宗”。

  与徐公祠隔溪相望的就是香火不断的常济庙。象山盐区中尚保留着六座庙宇(包括常济庙),祭祀着独具特色三个盐业神主,无论从建庙年代、供奉神主地位、特色和流传久远上,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盐业史上都堪称一绝。

 [1] [2] 下一页
编辑: 杜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