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皇殿的赑屃
我国古代十分盛行以石为材料来雕刻各种艺术品,碑碣就是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随处可见的石刻艺术品中的一种。
碑刚出现时,是作为一种工具使用的。古时,人去世后入土时,碑被当作下棺和放置器物用的辘轳,绳穿过碑上的孔洞,可以任意升降,所以早期的碑有一特征:每块碑上都有一个磨得十分光滑的孔洞。
在北京故宫,你会看到太和殿前汉白玉台基上陈设着一只“日晷”,类似现在的时钟。其实这也是早期碑的一种,当时作为观察太阳偏斜、中正的工具,以判断一天时间的早晚。
不知何时何故,有人在这种碑上刻上了图案和文字,从而产生了刻字碑,并被广泛使用,一直延续至今。
现存宁波历史上年代最早的碑是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2年)的《三老讳字忌日碑》。据清周世熊《三老讳字忌日碑跋》载,此碑发现十分偶然。1852年,严子陵故里客星山附近有一村民在山上取土,偶得此石。村民想把它用作墓壁,搬动时,碑上浮土剥落,露出石上文字。村民十分奇怪,就去告诉秀才周世熊。从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物被保护了下来。现碑额已断,正文完好,共217字,书法艺术属典型的南方书风,现藏于杭州西泠印社。
宁波现存最具书法艺术价值的碑要算元初著名书法家赵孟頫书写的《大瀛海道院记碑》。碑高2.21米,宽1.09米,厚0.16米,碑额篆刻阴文“大瀛海道院记”六字,两旁饰丹凤朝阳,碑文书体字迹圆润流畅,刻工精细,仔细欣赏此碑,会感受到一种“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丰韵。
宁波现存最大的古碑是由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撰并书的《宸奎阁碑铭》,现置于阿育王寺舍利殿前月台左侧墙上。
此碑刻于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碑高3米,宽1.35米,正文分17行,每行42字,共约710字。据说安装此碑也采用了建造天封塔时的原理,在立碑处,先堆沙,再把巨碑推至沙堆顶,平放,然后在碑下端处逐渐挖沙,这样,随着沙土被挖出,碑下端逐渐陷入沙中,乃至直立,最后用砖墙及石基将其固定。这块碑历经千年,岿然独存。
在天一阁内还有一处甬上古碑集中地,称“明州碑林”。1933年,鄞县文献委员会将宁波府学内的碑和当时毁城墙时发现的碑,共计80余方,迁到天—阁内,建造了甬城的“明州碑林”。解放后,文物工作者寻访断碑残碣,逐渐积累,又有将近70方碑迁入天一阁碑林内,构成了今日明州碑林的规模。
初期的碑碣体形较小,碑额、碑身、碑座以一块石料雕成,后来,碑体越来越大,为防止碑体下沉,往往加大碑座。加大的碑座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比碑身宽大,在碑座上面刻凹槽,碑身下部榫卯,两者相合。南北朝以后,碑座的形制开始多样化,最突出的是做成龟形的“赑屃”座,不仅稳重,而且美观,有活灵活现的动态感,为人们所喜爱。
□黄定福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