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很多疾病,是心理问题
马宁祥与病人朝夕相处时间长了,也渐渐产生了感情。他明白,他们无理取闹、口不择言是因为他们无法控制自己,他们伤害别人,同时也在伤害自己。不发病的时候,他们是聪明热情的,像孩子一样依赖着医生和护士。
有一次,一个女患者被父亲送到医院,她跪在地上哭求马宁祥放她回去工作,她泪眼婆娑的样子楚楚可怜。原来,五年前,她失恋后精神失常,父母怕街坊邻居知道,把她送到外地的精神病院住院。出院后,她又被父母送到偏僻的地方工作。长期得不到家人的关爱,她的内心压抑不堪。父母也总是小心提防着她,只要她在电话里脾气不好,就把她送进医院,一年住院三次。
马宁祥让这位父亲把女儿接回家生活和工作,把她当正常人看待,给予她应有的关爱,让她做喜欢的事情。后来,这位女患者病情明显好转,再也没住过院。
还有一位海岛的女人让他扼腕痛惜。她常年居住在闭塞的海岛,丈夫出门做生意,接触外面的世界。多年后,丈夫越来越阔绰,但与妻子的志趣和审美渐行渐远。最后丈夫变了心,她拿起一瓶农药,一饮而尽。
这些事深深地触动了马宁祥,看着病人痛苦而扭曲的脸,听着声嘶力竭的嚎叫声,传统的治疗方式只有物理和药物治疗,这鞭策着他钻研心理学。“很多肉体上的疾病,还有精神疾病,都是心理疾病,都需要心理治疗。”
马宁祥多次自费去上海、北京研习心理学。他的老师里,有中国精神医学界泰斗杨德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郑瞻培。他还参加了素有“心理学界的黄埔军校”美誉的“中德班”(德国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攻读“行为治疗及催眠治疗”专业。
这些经历,让他明白了一个医生一辈子只能做一个专业,也明白了一个好的心理治疗师不仅要懂心理学,还要懂医学和艺术。
要懂心理学、医学都好理解,为什么还要懂艺术?
马宁祥说,心理治疗常常会用到戏剧和神话治疗,为来访者设置一个戏剧情境,比如空椅对话,想象降落伞掉到了自己家里,来访者通过角色替代的模仿、认同、投射、移情与角色扮演,来达到心理宣泄与平衡的治疗目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