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成碶
小浃江是甬江的姐妹河,也是小港最主要的水系。沿着小浃江顺流而下,一座座碶闸串起沿岸的历史,也记载着每一次沧海桑田的变迁。
从东岗碶到浃水大闸,或寂静守望,或长虹卧波,被岁月打磨光滑的石板、石墩,数百年间,不仅留住了静静的一江春水,也使两岸的人们得避水患之害,得享水利之惠。
小浃江发源于鄞州东钱湖和三碶浦水库,流经五乡碶过鄞镇桥入小港境内。江道迂回曲折,分支纵横交错,仅在小港境内就有18条分支,长度在2000米以上有双峰大河、下邵大河、枫林大河等。一度,江上商贾云集、舟楫交错,是远近闻名的航运和通商要道。
宋代之前,小浃江上还没有碶闸,潮水可以直接到达鄞州五乡。五乡以外,便是一片苍茫的海水。明嘉靖三十五年,知县宋继祖在今天的小港冯家斗村东侧,建起了一座5孔的碶闸,这就是东岗碶。碶闸下为江、上为河,既能灌溉农田,又能防止倭寇入侵,承担了水利与军事的双重作用。
万历三十一年,为解决上游鄞东地区排涝的问题,由鄞令魏成忠主持,在老碶往东400步处的山麓重建新碶,共8孔,旁置船堰。条石为梁,成排方石柱为墩,石墩内凿双轨凹槽,用于插两道木质碶板,以方便小舟穿行与泄洪。清康熙九年,县令王元士又将碶板分成三块,可以自由调节以控制水位。
碶板一般由松木制成。俗话说:“十年海底松,万年燥搁枫。”松木被海水浸泡,多年不坏。自古以来,碶板都由官府购置,放水的时间碶板晾晒在岸边,当地群众即使再贫困,也没有人会把它偷走。
东岗碶外依青山、内揽碧水,风景优美,文人墨客多流连于此。清代著名文学家、画家姚燮曾在此筑室读书,并广植梅树,其书斋名为大梅山馆。
年长日久,海水带来的泥沙,逐渐在碶闸外堆积起来,海涂淤涨、海水退去,新的绿洲形成了。此时的东岗碶,已经节制不了下游的江水。于是,在距离东岗碶5公里的地方,建起了燕山碶,东岗碶逐渐成为碶桥。
泥沙继续淤积,海涂变成良田,小浃江沿岸的历史在延续。清道光九年,当地人胡钧、乐涵倡导在小浃江出海处兴建义成碶,碶长10余丈,15孔,耗资12000贯。碶建成后,阻咸蓄淡,原先以晒盐为生的盐民,再不必受卤碱之苦,小浃江沿岸一带,也成了农耕富庶之地。镌刻在石碑上的一副桥联“傍蚶岙以奠基,风波永息;並蛟门而划界,泾渭攸分”表现了人们拦住海水、平息风波的决心。解放后,义成碶进行了多次修理加固,1960年木质碶板被改成钢筋混凝土板,安装螺旋杆启闭机,加入了现代化的元素。
浃水大闸,是解放后修建的一座碶闸,也是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碶闸。它位于大山和笠山之间,将小浃江水排入大海。碶闸一共10孔,每孔净宽2.5米,设计排涝流量143立方米/秒,负担着鄞东和长山区35万亩农田排涝任务。
1966年四五月份,当时的镇海县决定修建浃水大闸,前后有500多人加入了这场浩大的工程,花费近两年时间。小浃江入海口就此改道,原来的义成碶变为了交通桥。
对管碶人来说,雨水就是命令。一旦下暴雨,河水来不及排泄,田地就会受淹。浃水大闸建成那一年,有一位守碶人在五乡喝喜酒,突然下起了大雨。他急忙放下酒杯,骑上自行车,急急往小港赶。雨越下越大,他全身都被淋湿了。足足骑了一个半小时才到碶闸,看到同事们已在放水,才松了口气。
碶闸关乎农业的收成,守碶人启闭碶门都不敢有半点懈怠。一代代守碶人,在江水与海水的交汇、撞击声中,与忠于职守的海碶一道度过了他们的青春。
时光荏苒,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昔日的荒滩上稻谷满仓、瓜果飘香,农耕文明在这里延续,无数文人、志士、商人从这里起步。木屋、瓦房被高楼大厦取代,现代化的工业厂房拔地而起。小浃江水,倒映出几个世纪的风景,几座古碶闸伫立在水中,不华丽、不张扬,静静看着岁月流逝。
□刘姗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