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讯(宁波日报记者秦羽)经过半个月的防疫消杀、垃圾清运,我市对口帮扶余姚重点受灾乡镇(街道)开始转入水毁工程恢复性重建阶段。记者从昨天举行的全市对口帮扶余姚市重点受灾乡镇(街道)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交流会上获悉,对口帮扶工作组初步安排近1.3亿元资金帮助受灾乡镇(街道)修复重建159个水毁项目。目前,已有30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17个恢复生活生产、设备器材捐助等应急项目已经实施完毕。
强台风“菲特”给余姚造成了严重损失。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紧急开展对口帮扶余姚市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慈溪、江东、海曙等7个县(市)区,保税区、高新区等4个管委会以及东部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积极响应,迅速行动,抽调精干力量,第一时间启动对重点受灾乡镇(街道)“一对一”帮扶工作。
内涝消退后,针对受灾乡镇(街道)普遍面临的垃圾清运、卫生防疫等难题,工作组筹集清运车辆86辆,累计帮助清扫垃圾5573吨,并及时消毒杀菌,消杀面积达1230万平方米,切实改善了灾区的生活环境,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与此同时,工作组还深入受灾企业、农户,全力抢修工业、农机设备,积极开展生产性自救指导。
为尽快摸清灾区受损情况,工作组赶赴道路交通、河流碶闸、堤岸水渠、农田村落进行实地勘察,进村入巷对受灾企业、农户、民房、公共设施等的毁损情况逐项排摸梳理,派遣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评估。经过对接协商,工作组将直接帮扶乡镇实施159个项目,包括防洪排涝67项、道路交通35项、教育设施13项、卫生医疗10项、恢复生产生活20项等。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12个对口帮扶方共选派常驻灾后恢复重建人员133名,派遣水利、交通、农林、渔业、住建、卫生等各类专业人员2100人次,招募组织志愿者和其他工作人员1480人次。
下一步,我市将对这些恢复性修复工程开通审批绿色通道,确保尽快开工建设。救灾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按进度拨款,财政、审计跟踪监管和审计,并将实施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布。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寿永年出席会议。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