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依为命的幸福
丈夫被抓走后的每一个傍晚,陈嘉芬都会艰难地挪到村口,去望一望。虽然她也不知道,能望到什么。
两个人走的路,如今就剩下一个人了。道路两旁是农田,陈嘉芬看着会有几分伤感:“那会儿我们还能一块儿种地。”
刚结婚时,夫妻二人以耕种承包田为生。陈嘉芬不能干重活,挑肥犁田之类的体力活全都落在了周钦镐肩上,但他眼睛不好使。
早晨,天刚亮,周钦镐肩挑背扛,妻子就牵着他,直到把他领到田间地头。插秧播种的时候,妻子也要在前面引路,指挥丈夫的一举一动。
一天,夫妻二人在田里干活,碰到下暴雨。两人相互拉着往家赶,路上湿滑,周钦镐一脚踩到坑洞里,摔倒在地。倒下去的惯性把牵着他的陈嘉芬也拉倒在地,两个人一起重重地摔倒,全身泥水。
比起正常人,生活上的不便是难以想象又无可避免的,但他们没有怨天尤人,在日复一日平淡的生活中,两人逐渐达成了惊人的默契,相互弥补着对方的缺陷:视力不好的周钦镐有敏锐的方向感及强健的身体,而陈嘉芬肢体不便但一双眼睛却很清亮。
这20多年来,村民们对这样一幅画面已经习以为常。周钦镐负重挑担,身旁的陈嘉芬则仔细地查看路面情况,并告诉丈夫哪里有个坑,哪里有个坎……他们为最简单的目标而努力:自己吃饱穿暖,能送孩子读书。
婚后几年,他们同村里其他村民一样,开始种植荸荠等经济作物,这样可以多卖点钱。
荸荠成熟采摘的时候是寒冬天,陈嘉芬把丈夫引到地里。周钦镐眼睛不好使,得一颗一颗在泥土里掏,不能戴手套,否则就分辨不出是荸荠还是石块。寒风呼呼地刮着,他在冰冻的泥土里捏了几个小时,手冻得僵硬,一天撑下来,手都磨破了皮。
妻子心疼,抓住他的手让他不要再采了,但周钦镐很倔,“不摘回家,都烂在地里,拿什么卖钱呢?”两人就这样坚持着,真的是一把荸荠一把眼泪。
采摘回家,他搭乘着同村村民租来的小船,把荸荠运到宁波市区卖。
人家的荸荠很好卖,可他的荸荠就是卖不掉,他们种出来的荸荠确实没别人的卖相好。更麻烦的是,他连秤也看不清,卖东西的时候都是让顾客自己看秤。有的人以为他脑子有问题,本来要买的,也摇头走开了。
村民老张至今还记得有次帮他叫卖荸荠的场景。那天下午,他到宁波市区来办事,经过大沙泥街,同村其他村民全都卖光准备回家了,而他还蜷缩在街边,冻得直哆嗦,筐子里的荸荠还有好多没卖。
老张见状,把周钦镐皲裂出血的双手抓了起来,向路人讲述他的故事,帮忙吆喝。这招果然奏效,没多少时间,他筐子里的荸荠全都变成了钞票。那一夜,这个大男人,哭了。
后来,村里土地被征用,夫妻二人不再种地,村民们都到附近的工业区打工挣钱,周钦镐也想加入打工的行列,但他那样的视力,又不识一个字,谁肯要他呢?
一个底子原本就很弱的家庭,抵抗风险的能力可想而知。几天没有经济来源,他们就有断炊之忧。后来,一个好心的建筑工地老板得知他们的遭遇后,给周钦镐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在工地上搬水泥包。
他的眼睛不好,干活时动作实在太慢,所以虽然他一天忙到黑,但工钱还不到其他工人的一半,有时一天只能赚10多元。尽管挣钱不多,他还是非常满足,以前从来没挣过这么多钱。
陈嘉芬在家也没闲着。除了在自留地里种点蔬菜,她还揽了份手工活,绣花。这是好心的邻居周伟英介绍给她做的。
刚开始,她始终做不好,周伟英不厌其烦地教她。慢慢地,她总算上手了,做一个多小时就休息一阵,晚上也是如此。做做停停,有时候弄到天亮。
这是他们结婚10多年来最甜蜜的时光。虽然都很辛苦,挣钱也不多,但毕竟两人都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可甜蜜的日子没持续太久,一场车祸把这个刚有点起色的家庭彻底击垮了。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