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村武陵桥
桃源书院与桃源先生
浙东始有桃源乡,见于成书1224年的《宝庆四明志》:“桃源乡在县西,管里一村二。”即林村、黄古林村和石马里。范围包括今横街、高桥、集士港、古林、望春等区域。桃源溪发源于鄞州区大雷岗武陵山下,故上游叫武陵溪。旧《鄞县志》记载,“桃源溪,武陵之下流也”。大雷山之水经庄家溪、园里、溪下、林村后,流入广德湖,又注入城内的月湖。旧时以植桃成林名村的林村南通奉化,北抵余慈,宋代以来有万余人口,男耕女织、商贾云集、渔樵唱晚、百业兴旺。明代诗人杜复言赞道:“桃源鄞西首乡,林村域中巨镇,喜山川之毓秀,羡人物之钟灵。”桃源溪流经林村西边千年古堰泥峙堰后,分为两支,一支流向东北,名叫沙港河;主流继续流向东南,入中塘河与西塘河在望春桥汇合,穿城,入江奔海。明代鄞县诗人沈明臣(1518年—1596年)写道:“四明山中武陵水,桃花之源何出自,山翁指点来一观,秋泓照天湛如止。”
宁波桃源之中心林村,古称桃源乡,十里桃花源,名传千载。从2008年建成溪下水库后,庄家溪、溪下、园里三村淹在水下,桃源遗迹已不存,然而留下的文化遗迹依然“光辉千秋”。如在宁波,如今仍有好几个以“桃源”命名的地名,如江东的桃源路、江北桃源社区、奉化溪口的桃源路、宁海的桃源街道、鄞西横街桃源村等,然而与“桃源”二字的本质最为贴近的,应属今鄞西旧地名———桃源乡。最早汇集桃源人文地理的是南宋书家张即之编的《桃源志》,后来明清各代都累有再编续编。
书院是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千百年前的文士学子,在书院伴着琅琅书声与淡淡墨香,成为名流学者的讲经论道之所、成名或未曾成名文士们的向往之地。如宋代著名的中国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等,而在浙东,据《鄞县志》记载,两宋时期鄞县共有书院14家,最著名、最重要的是桃源书院。
桃源书院最早创始者是“庆历五先生”(杨适、杜醇、王致、王说、楼郁)之一的王致(约1003年-1073年)。北宋皇祐年间,他举家隐居在武陵山桃源溪深处庄家溪,在山岙中安贫乐道,他隐居的堂屋“酌古堂”内挂一幅孔子像。不久山岙间书声琅琅,人才辈出。范仲淹任明州知府时,就曾推荐他任“明州教官”,但王致未就。北宋至和二年(1055年),朝廷又请他出山做“秘书省校书郎”官,再坚决推辞。明州知府曾巩、县令王安石也曾踏着崎岖的山路前来造访过他。
约在熙宁六年(1073年),王致去世。王安石为其墓志道:“四明士大夫立言以垂后世者,自先生始。”人们便将他的名字列入了鄞县学宫(孔庙)的“乡贤祠”内,并尊称他为“鄞江先生”。王安石又有挽诗道:处士生涯水一瓢,行年七十尚萧条。老妻稻下收遗粟,稚子松间拾堕樵。虽有声名高后世,且无昙粥永今朝。穷魂散漫归何处?甬水东西不可招。
王致死后即由侄子王说继承“酌古堂”,继续讲学30余年,正式创办了“桃源书院”。
王说(1010—1085)字应求,号桃源,学者称之为“桃源先生”。熙宁九年(1076年),王说的孙子王勋考中进士后上书宋神宗赵顼,神宗皇帝大为感动。欣然赐额“桃源书院”,以示褒奖,桃源书院因此名声大噪,风头甚至盖过了当时官办的“县学”。事实上,它也是宋代浙东书院中规模最大、办学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王致、王说办学达45年。
王安石在庆历七年(1047年)来鄞县任县令时,宋仁宗诏告天下广建州、县两级孔庙制学,邀请慈溪的“石台先生”杜醇为鄞县县学的首任教师,并致书隐居庄家溪的王致,请他出山,书中说:“无事于职,而爱民之心乃至于此,可以为仁矣。”王说既辞进城为官,又辞进京为官,数诏不仕。宰相陈执中称他“可谓孤寒,如此高士难征可悯”。
不久,继“桃源书院”之后,在林村的资寿寺办起了“华源草堂”,在方广寺办起了“泗洲书院”,这对于地处山乡泽国的小村来说,一时三处书院在全国也可谓罕见。
桃源培养的高才名宦
桃源书院,为北宋晚期至南宋中期甬上乃至浙东一带学子最著名的修学之地,在隐藏在桃源深处的庄家溪未挂“桃源书院”之前,从1042到1076年,约是34年的时间,刚好是王致办学及出成果的时间。因此,王致办在桃源深处的书院,也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乡学”之一了。
据《桃源乡志》记载,王致在桃源受业门人有周师厚(朝散郎)、汪洙(内端明殿大学士)、袁毂(丞相袁韶的上祖)、张邵(内阁学士待制)、史简(丞相史浩的上祖)等百余人。其中有名的如丰稷、袁毂、舒亶等。这个桃源山岙的“乡学”,培养的人才可谓是成绩斐然: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周造中进士,庆历六年(1046年)王该(王致侄子)、周处厚(周造儿子)中进士,皇祐五年(1053年)周师厚(周造儿子)中进士;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王说(王致侄子)中进士等。
为了更好地将“桃源书院”乡学进行下去,王致侄子王说的授学成就也是不凡的: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周铢(周师厚儿子)中进士,崇宁五年(1106年)汪思齐(汪洙儿子)中进士,大观三年(1109年)王珩(王说儿子,官拜少卿)中进士,政和二年(1112年)汪思温(汪洙儿子)、林保、林霪中进士,政和八年(1118)王勋(王说孙子)中进士……他们有的后来还进了县学、州学、国学深造,但桃源书院仍然使得浙东众多氏族子弟受惠不浅。王说死后,葬于鄞西青龙山。时汪洙、汪思温、汪思齐、张邵、王珩等人早已成为要职显臣,故朝廷特赠王说以“银青荣禄大夫”爵。
王说去世之后,桃源书院继续成为鄞地学子向往的学府。因而自北宋晚期至南宋,直至明代,林村相继出了“桃源四世家”的盛事。即臧、史、张、陈望族。臧氏从臧格以太常博士、东宫讲学等职,封爵为“中散大夫”立宗,在南宋时期就出16位进士,臧氏府第被后人誉为“臧氏理学世家”;陈氏从陈居仁(《宋史》著臣)、陈卓的“世纶堂”起(理宗御书),以佥书枢密院事(副相)谥“清敏”立祠,因副相亦称“三官”,陈氏府第就被乡人称为“陈氏三官世家”;史氏从史浩以右丞相位封“越王”、太师,后又有子、侄两人相继位于丞相,史浩幼时以祖父史诏为塾师,稍长,闻桃源学名,后在桃源建“史府”,便于在此受学,其林村史府被时人称为“三史丞相世家”;张氏从张孝伯的参知政事位,进封为“太师”、“卫国公”等,被乡人尊称为“张氏师相世家”,其中著名的有甬上第一状元张孝祥、大书法家张即之等。这四家除陈氏安家于桃源,都为客居。史氏后来迁家于县城宝奎里,建在桃源的故居后成了“史家花园”遗址。
据《桃源乡志》载:乡儒张文海在元至正年间见桃源书院倒塌,报请官府重建,不久毁,后资福寺僧人在林村将向阳街福应经堂改作书院,明代天顺年间在林村再建,至明嘉靖初年(1522年)因邻宅失火,“遗址遂泯”。可见桃源书院从初创1042年至明代嘉靖初,延续长达5个世纪。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