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氏宗祠
听彝堂
古朴的戏台
奉化董村
奉化董村,属溪口镇,村落群山环抱,两条山溪在村口汇合成清流,潺潺流入亭下湖水库。
我们在村落中的小巷里穿梭,夕阳浸染下的村庄依山傍水,自然风貌似乎与其他村落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这个村落有两个不同寻常之处:其一,名曰董村,全村却没有一户姓董的人家,大部分村民姓竺;其二,小村落中竟然遗存着四座古戏台。
那么,这个村究竟有着怎样的历史呢?
通讯员 杨古城 记者 陈也喆/文 记者 王鹏 摄/摄
指路:从汽车南站坐车到奉化,再乘坐从奉化到斑竹或葛竹的中巴车,在董村下。自驾车,在309国道溪口亭下村上山,到董村。
董村人姓竺,不姓董
驱车从溪口镇的309国道公路向新昌方向,必定会见到亭下湖水库的大坝。沿着水库边的公路上山,七八个弯道后,似到水库尽处,一个傍山而居的古村落映入眼帘,那便是董村。
董村,东距奉化城21公里,西北与余姚四明山镇有古道相通。流经村中的清流自北向南,发源于奉化与余姚交界的撞天岗山,名曰“筠溪”。另一支源于新昌四明雄峰的山溪,两条溪流在村口汇聚成清流,注入亭下水库。
董村老年协会的竺先生说,村前的山溪原来名叫董溪。千年之前,曾有董姓的人居住过。后来,竺姓迁入,董姓外迁,村名仍未改,但董溪改名为筠溪。
“筠”,是竹的别称。《筠溪竺氏宗谱》上记载,竺氏先祖本姓姜,是殷商时代孤竹国的君王,以国为姓,始姓“竹”。到了殷商末年,孤竹君把王位传给了儿子叔齐,叔齐非常谦虚,一定要将王位让给哥哥伯夷,结果两人争执不下。
后来,武王灭商,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双双饿死于首阳山。
东汉时期,枞阳侯竹晏以“竹”姓源于伯夷叔齐两位贤人,便在“竹”字下面加了“二”字,遂成“竺”姓。
北宋乾德三年(965年),祖籍嵊县灵鹅村的竺表恩考中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其中一支从嵊县迁至奉化泉口,即今奉化萧王庙镇大埠村。到第六代,竺汝泉一脉迁入笔架峰下的桃花坑溪畔隐居。据成书于1828年(道光八年)的《四明谈助》记载,“奉化桃花坑山筠溪,夹溪百姓多姓竺,凡宁郡诸竺之先皆出此。”可见,这便是“筠溪竺氏”的始祖,至今己有近千年历史。
如今,董村有3000余村民,700多户,近九成村民姓“竺”。村中建有小学,过去董村交通不便,环境封闭,教书先生多是董村人。
53岁的竺先生说了件趣事。他在家乡上小学时,老师几乎全姓竺,只取老师的姓来称呼,往往会闹笑话。一喊竺老师,所有老师都回过头来,真正是“一呼百应”。
后来,为了区别开来,就取名字中的一个字来称呼,比如剑老师、可老师、良老师。而竺老师这一称呼是小学校长“专享”的。
1986年,随着盘山公路通入村中,原本封闭冷清的山岙变得逐渐热闹。村民们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多以经营花木为主,还有山林特产、畜禽手工业。“董村家家无人闲”,日子过得安逸而红火。
理学名宗,尊古循矩
“昔日神仙宅,今为长者居。定须攀月桂,宜教子孙书。”这是四明山杖锡寺名僧修已赠予董村的名诗。
几百年来,筠溪竺氏一直谨遵“耕读传家”的祖训,在深山溪谷中,渔樵悠然,亦耕亦读。山川护围的筠溪两岸,到处都是竺氏后裔勤劳的足迹。
董村人中有竺大年、竺天龙、竺祥麟等人高中进士。还有数十名董村人官至朝奉大夫、翰林院检讨等官职。
如今,大村分为四小村,各村都建有祠堂。其中地处中部的董二村,有两个祠堂。只是现在五个祠堂毁去一个,还剩四处,即一村的“传德堂”、二村上街的“永德堂”,二村中街的“明德堂”和四村的“听彝堂”。
我们一行人先来到位于筠溪上游的董四村。它建在村中最高的平岗上,位于村西北,北靠笔架峰。如今还保存较多的明清古宅、古樟、古桥,是筠溪竺氏的发祥地。
登上祠堂门口,可见脚下筠溪南流,山村居舍鳞次栉比,浓春时节桃李盛开,可望隔溪的二村,都掩映在浓丽的花丛之中。
董四村的祠堂名为“听彝堂”,十几块古今匾额高悬堂中。“听彝堂”的“彝”,是训诲人伦道德的意思。其他匾额如“松筠节操”、“节励冰霜”、“护室颐年”、“理学名宗”等,都是清代和民国的旧匾。堂内还挂有北宋至清代竺氏出过7名进士的名单。
祠堂中有对联写道:“剡源筠溪水源长流清,峪岫桃岩山色永灵钟。”仿佛默默诉说着此地的钟灵毓秀。
董一村在筠溪出水口,靠近亭下湖。董一村的祠堂名为“传德堂”,顾名思义,寓意着理学道德的传承。“传德堂”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大门五开间朝北。祖堂上,陈列着百余块列祖列宗的牌位。大厅左右板壁书有“忠孝友信”四字,每字高达2.5米,相传为南宋理学家朱熹所书。此外堂内还刻有“万年支派水流东,百代孝慈山仰泰”、“尊祖敬宗孝孙有庆,教诗说理明德维馨”等10余副对联,无一不说明了该村尊古循矩的传统。
一路走来,从传德、永德到明德,可见蕫村先人世代重“德”,那是传统道德的延续。
四座戏台,各有情怀
“悲欢离合演情缘,忠奸善恶结因果”。
这是刻在董四村戏台上的一副对联。
那个辰光,做戏不仅是娱神、乐人、祭祖的民俗,更是道德教化的场所。多少目不识丁的村民们从戏场之中获取伦理道德、处世行事的道理。当时当地的文化演艺事业之兴盛,让人惊叹不已。
过去董村的五个祠堂内都有戏台。如今,因筠溪下游的剡溪建了亭下水库,五个祠堂毁去一个,还剩四处,戏台也就只剩下了四个。在那个没有电影电视、数字网络的年代,每逢过年过节、婚丧嫁娶,五个戏台就敲锣打鼓,各自做着村民喜欢看的戏文。老街上人来人往,街头巷尾弥漫着节日的气氛。
岁月沧桑,四季更替,如今戏台早已没有昔日的风采与闹猛。它们在空旷的村落里静静地伫立着,显得寂静又落寞。
董四村的“听彝堂”戏台,筑在高出地面10厘米的石板地坪上,椭圆的鹅卵石满铺地面,和煦的暖阳下,细草嫩叶散落其间,别有一番景致。这座戏台宽深各5.5米,台高1.7米,戏台面积12.6平方米。戏台顶部的S形螺旋娥罗顶藻井,彩绘逼真,工艺精湛,在浙东地区仅此一处,是这座古戏台的点睛之笔。藻井顶端还有一面铜镜,为的是让演员的声音响彻云霄。
据村里的竺文康老人说,这座戏台是他11岁那年,由当地岩坑村的工匠王文伟制作重建,本村的竺圣兴师傅漆匠彩画。重修之后,原有的彩画都重画,厢楼的彩漆也重刷了。
戏台的后场,残留着几行粉笔字,仔细辨认,上面写着“2004年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演《白蛇传》、《五女拜寿》、《红楼梦》”。
董二村上街的“永德堂”戏台,顶部的藻井已毁,露出檐椽。据当地的村民介绍,2009年元宵节前后刚做过戏,数百名村民在这里热闹了三天三夜。
董二村的中街还有一座“明德堂”的戏台。戏台顶圆形,穹窿顶藻井,同心圆逐层收缩结顶。由于多年未修缮,也没有演戏,布满灰尘。戏台檐廊与祖堂相连,更显得光线不足,庆祝老年节的标语还在戏台上。
董一村的“传德堂”祠堂的古戏台,戏台宽深各5米,台口高1.7米,台顶歇山翘角、檐下小斗拱承托,天花藻井八角攒尖,一副古色古香的精巧模样。
这些古戏台,尽管再也无法回到昔日的“你方唱罢我登场”,锣鼓喧天、余音绕梁也已经飘散而去,但它们传承着历史,伴随着戏曲的鼎盛与衰落,承载着往昔的美好时光与回忆。
文化遗存:
【听彝堂】 2011年,被列为奉化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堂始建于明,重建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朝南、五开间,祠内保存一批清代古匾。历年来多次重修。
【明德堂】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明德堂”和祠堂内的古戏台都是登记在册的“乡土历史建筑”。
【永德堂】 2010年6月,被列为奉化市文物保护点。祠堂建于清代,五开间,三道门朝南,门廊卷棚顶,雕刻月梁,保持古朴的风貌。
【传德堂】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传德堂”和祠堂内的古戏台都是登记在册的“乡土历史建筑”。
行家点评:
文保专家杨古城说,保护好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保持乡村特色,是我国正在实施的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点之一。董村是宁波市较早发展经营花木的特色村,村人靠勤劳和科学发展致富,也遵祖训“耕读明理”而精心保护文化遗存。董村因此成为奉化市一座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美丽乡村。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