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贯彻落实好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各项工作?如何更好地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不断提升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水平?如何深入抓好社会治理创新重点项目,确保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
带着一系列问题,昨天和前天,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王勇,市委常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公安局局长刘凯带领我市各县(市)区政法委书记、有关管委会分管领导前往上海考察创新社会治理工作,先后考察了浦东新区市民中心、洋泾街道、花木街道联洋新社区、展览馆和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等地,还召开座谈会,听取上海在流动人口管理、依法治理、平安建设、特殊人群管理与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经验。所到之处,考察团成员细细地看、静静地听、认真地记,还不时提问。
一些经济困难的人遇到纠纷如不能及时得到法律援助,往往会造成矛盾激化,影响社会稳定。上海浦东新区法律援助中心设在浦东新区市民中心一楼。求助者可以免费向律师咨询。如确实符合法律援助条件,法律援助中心便会为其安排律师提供法律援助。市民也可拨打该中心的热线电话,由中心接线员将电话转接至值班律师,由律师免费解答。
各职能部门执法“扯皮”、资源分散是城市管理中的一大顽疾。浦东新区洋泾街道用“网格化管理”破解了这道难题。从去年开始,该街道将网格化城市管理和网络化综合治理“两网合一”,成立网格指挥中心,将辖区划分成3个管理网格,对应成立3个工作站,公安、城管、工商、市政、卫生、食药监等公共管理部门派员到站内集中办公。遍布区域内的网格管理员通过主动巡查,及时发现处置问题或上报网格指挥中心,中心便会通知一个或多个部门快速去现场处置,使问题在萌芽状态就得到解决。
如何帮助问题少年重新回归正常生活?浦东新区花木街道联洋新社区将自己不擅长做的事交给社会组织去做,引入了社会组织———青少年彩虹中心。中心对问题少年进行心理疏导,还设立了“中途宿舍”。据彩虹中心负责人介绍,志愿者常在深夜外出巡查,邀请一些夜不归家的青少年前来临时住宿,和他们倾心交流,劝导他们回家,并和监护人一起通过家庭干预、社区关怀等方式,使孩子重新回归正常生活。
案件侦破过程中如何快速了解一户家庭的基本情况?上海市公安局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向考察团成员演示了数字化管理系统,该系统有效整合了政府应急平台和110指挥平台,充实了大量民生和公共管理相关领域的信息资源,只见工作人员随意用鼠标点了一户人家,电子显示屏上便显示出这户人家的家庭成员姓名、年龄等信息。突发案件发生后需要快速布警时该怎么办?工作人员点了一个按钮,案发地周边相关路口、卡点等信息便立即出现在屏幕上。据介绍,如果再点一下按钮,有关值勤民警就可以自动接到出警指示,第一时间执行命令,实现一键快速布控。
现场考察结束后,考察团组织召开了座谈研讨会。与会人员就学习借鉴上海改革创新经验、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深化社会治理创新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展开了热烈讨论,并交流了明年政法工作的设想和举措。
记者 杨静雅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