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12月04日 07:19   【 】 【打印
0

新能源汽车 汽车社会“未来式”

近年来,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市科技局供图)

新能源汽车 汽车社会“未来式”

新能源汽车 汽车社会“未来式”

科技部等国家四部委日前公布首批28个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或区域名单,宁波榜上有名。这对近年来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我市而言,可谓一大鼓舞。这也意味着,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

■汽车社会的绿色未来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面临着金融危机和能源环境问题的巨大挑战。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电气化,推动传统汽车产业战略转型,在全世界已形成广泛共识。

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龙头产业,其经济拉动比例达到1:10,可有效拉动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塑料、橡胶、机械电子、数控机床、物流等多个相关产业发展。抢占未来汽车产业竞争制高点,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国务院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按照我国2012年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目标,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

新能源汽车与城市低碳经济息息相关,它开启了汽车社会的绿色未来。近年来,我市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大气环境质量下降、灰霾天数增多,汽车尾气排放污染有所加重。我市大气污染已由原来的单纯煤烟型污染逐渐向煤烟和汽车排放复合型污染转化。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有利于我市发展低碳经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建设生态环保城市。

■汽车技术“内功”试金石

开展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与应用,也是我市提升汽车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块试金石。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说:“‘十一五’期间,我市通过组织实施一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某些领域突破了一批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显著提升了我市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宁波作为中国最主要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一些实力较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加快了对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有望成为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的领航者。

纯电效率达到60%,热电联供效率达到90%……由中科院宁波材料所自主研发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所有发电设备中效率最高的能量转换系统,发电效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已建成年产5万片的单电池生产线,建立了国内首条具有放大效应的电堆生产实验线,月产容量100千瓦。

宁波普瑞均胜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已组建了均胜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研究开发混合动力和电动车型的电池管理系统,主要为宝马相关车型配套提供电池管理系统,正与更多的国内外汽车厂商以及电池制造厂商进行多层次的交流合作。

此外,我市企业还在超级电容等新能源领域取得新突破。今年5月,宁波南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入2.2亿元,建成两条国际先进的超大规模超级电容生产线,年产超级电容100万只。

■新能源汽车关注度升温

在油价高企、新能源车呼声高涨之际,油电混合动力技术受到越来越多车企的重视,消费者对混合动力车的关注度不断升温。业内人士认为,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新能源汽车将会被更多的市民认可和接受。

我市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较强的示范推广作用和应用基础。早在2009年,我市便开始实施公共交通天然气汽车发展计划,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汽车在我市已有很好的推广应用经验。目前,我市已有6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在全市推广运行,共获得国家财政补贴2520万元,取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将为下一步大范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配套设施方面,从2009年开始,我市便启动了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我市已投入2500万元,建立了1座电动汽车充换电站、68个充电桩,在建2座高速换电站。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投入大量资金,为新能源汽车在我市的全面推广应用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配套。

今后,我市还将通过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的实施,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加强产品开发能力建设和创新团队建设,引进和培育1至2家汽车研发技术公共服务平台,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形成长效合作机制,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1] [2] 下一页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