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象山 正文

象山有个百岁箍桶匠 手艺精湛活儿多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3年12月04日 07:45   【 】 【打印
0

象山有个百岁箍桶匠

百岁箍桶匠至今身体棒棒的。

箍桶匠,在民间又称圆作木匠。如今,传统的水桶、米桶、马桶、脚盆等器皿渐渐难觅踪影。当年以制作这些物什为生的箍桶匠们也逐渐隐退,老手艺也在逐渐失传。

102岁的史悠存老人是象山最年长的箍桶匠,尽管老人已不再走街串巷箍桶,但是,过去城里农村人家用到的这些木制器皿,老人仍然能够箍。

手艺精湛活儿多

在史悠存老人的房间里,摆放着粉桶、米桶、馒头桶等木桶,这批家具是他60年前亲手为大女儿制作的嫁妆。现在,随着塑料桶的普及,这些木桶已经“退休”。

“曾经,我有一副箍桶担,担子的一头有一个椭圆形的木桶,高约40厘米,桶盖一半是固定的,另一半是活动的,桶内放置各类工具,干活时,这个桶也当凳子坐。”回忆起箍桶这门老手艺,史老伯兴奋起来,“我的工具可多啦!除了木匠经常使用的刨、锯外,还有圆刨、板凳刨和圆凿。”

“15岁时,我跟堂哥学艺,让我干啥,我就干啥,从不说半句推托的话。”史老伯说,那时候,每天早上天一亮,就开始干活。

经过了三年苦学,史老伯出师了,成为一名手艺精湛的箍桶匠。那时候,在农村,箍桶匠就要挑着箍桶担辗转在村村岙岙。那个年代,箍桶匠较受欢迎,因为农村里家家户户都要用到箍桶匠制作的家什,尤其是有人家要嫁女儿时,箍桶匠更是必不可少。老人也因手艺精,他比别的箍桶匠更受欢迎。

乐观修来百年寿

象山102岁的史老伯却总说:“其实,我的身板比我箍的桶质量更好!”

从85岁开始,家人就不让史老伯出门箍桶了,让他在家安享晚年。越剧《九斤姑娘》里有一段“石二”的唱词,这是晚年的史老伯最喜欢听的:我天亮要箍天亮桶,晏昼要箍午时桶,日落西山黄昏桶,半夜三更要紧桶……当听到戏里唱这个桶那个桶的时候,老人就骄傲地说一句:“这些桶,以前我都箍过,如果有人愿意帮忙打下手,还能一个个箍出来!” 

天性乐观是老人长寿的秘诀,他喜欢走到人群中讲笑话。他说:“逗得人家发笑,当然自己也很开心。”他走到哪里,笑话就讲到哪里,他那爽朗的笑声就传到哪里。

很多邻居羡慕史老伯如此长寿健康,对他说:“把你吃过的饭碗送几只给我们,让我们也沾沾你的光。”每次听到这样的话,老人便哈哈大笑。

记者 张寅 通讯员 郑丽敏 文/摄

稿源: 宁波晚报   编辑: 陈奉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