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与口头承诺大相径庭
几天后,林宇开始细细研究这好几页的合同,才发现当初承诺的内容似乎与合同上完全不一致。三亚和秦皇岛的五星级酒店,变成了五星级酒店旁的度假会馆与度假公寓,只有重庆喜来登一致。
林宇电话至重庆喜来登酒店前台,询问酒店与宁波这家度假酒店管理公司的关系,酒店前台说没什么关系,他的心立刻凉了半截。随后林宇又电话至三亚度假会馆的管理方,对方说会馆的设施齐全,和酒店套房条件一样,只是没星级。这以后,林宇又打听了有关国外交换酒店与办理签证等事宜,他发现当初的承诺根本就是空的。交换酒店要另外付费,办签证的费用也比市面上贵。
多方咨询后,按照对方7天退款的承诺,林宇多次上门要求解除合同。虽然对方态度一直都不错,却怎么也不提7天退款的事情,非要退必须交30%的违约金。
几次沟通失败,林宇向海曙消保委求助。调查显示,这家酒店资讯管理公司有正规营业执照,企业手续齐全,从格式合同条款上来看,也很难找到违法经营的影子。而购买这款度假产品的总销售额达到了30多万元,除了林宇外,其他不少家庭也消费了这款产品。最终经过多次协调,林宇还是拿到了全部退款。
“分时度假的纠纷并不是第一次,虽然各家表现形式不同,但最终都是要消费者花几万元钱做长远的消费投资。”海曙消保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几十年的投资时限太长,公司是否能一直存在,是否能兑现承诺都不能保证。“其实消费者缺的是冷静,比如重庆喜来登最近网上的客房售价也就800元左右,一周5000多元的售价并不比分时贵多少。”消保委相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
记者 周雁
通讯员 海灵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