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雪”。这是一年中倒数第二个节气。
“大雪”是个反映气候变化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至此而雪盛也。”这里说的“盛”更多表达的是降雪的可能性要比上一个节气“小雪”大,而不是指降雪量一定很大。
查看了最近五年的记录,2010年和2012年,我市都是在“大雪”节气中迎来入冬后的第一场雪。2010年入冬后的第一场雪下得还挺“凶”,市气象台甚至为其发布了暴雪黄色预警;而2012年入冬后的第一场雪“偏爱”山区,山区部分地区积雪达到10厘米,山下却不见雪花的踪影。
至于今年,中央气象台说了,一直到12日之前,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偏少,除了东北地区东部、西南部分地区外,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足2毫米,甚至没有降水。
“大雪”无雪也就算了,反倒还被难缠的雾霾天抢去了风头。
由于雾霾天气,这个双休日很多市民会宅在家里,那做些什么好呢?
不由想起前几天的一则新闻:在挪威,电视观众爱上“慢电视”,耗费数小时甚至数天时间,关注织毛衣、钓鱼等“慢动作”节目。
说起“慢生活”,我们的老祖先还是蛮有发言权的。
乾隆年间,吉安贺孟真有一段关于温酒的描述,“雪后晴日,温冬酒一壶,卤肉、糟鱼为佐,临窗独酌,闲看顽童呵手堆雪人,不觉日昏,而酒亦尽矣。”一天就在这“独酌”中晃悠过去了,好像也蛮惬意的。
冬日饮酒,尤其是黄酒,习惯加热来喝,加热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直接用火加热,一种是用热水隔着酒器烫热。但无论是“热”还是“烫”,人们更喜欢用“温酒”来概括。
“温”这个字眼特别适合用在酒上。一桌小菜,热气萦绕,烫着的酒瓶里悠悠地飘出酒香;暖酒入喉,多了一份懒洋洋的感觉;渐渐地,肝肠都跟着热起来。
既然是“温酒”,那就讲求酌,而非饮,于是人们又专门为喝酒这件事想出一个再熨帖不过的字眼来:咪。咪一口酒,双目微闭,让酒在唇齿间回荡,身上的每个毛孔也跟着舒坦起来。
温壶酒,咪一口,这样的一顿饭起码得吃上两三个小时。可漫漫冬夜,不就得这样过才惬意吗?
记者石承承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