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工作人员正在检查房屋出租情况。 通讯员 陈红 摄
村民搬进拆迁小区变成居民,一些富余房子用来出租,身份变了,思路也变了。为保障小区居住品质,北仑新碶街道高塘社区、大同新村小区和物业公司一道,赶在年初村民入住前推出“群租公约”,约定90平方米的房子最多只能租住6人,专门防治“群租”。
群租防治管理模式推出以来,村民、租客相处日益和睦,小区成了外来务工人员争相租住的房源。昨天,记者就到现场查看了情况。
“群租公约”创新出租管理模式
北仑高塘社区是个农村社区,大同新村小区就位于高塘社区居委会西面。目前,居住在小区的有700名本地村民,100余名购房的“新高塘人”,其余的就是1700余名外来务工人员组成的租户。走进小区,感觉环境整洁优雅,草坪广播不断播放着舒缓的曲子,保洁、保安一应俱全。据村民许大伯介绍说,新小区建好后不断有村民入住,大家对舒适的环境倍感珍惜。“农房两改”后,村民手头都有空置房,简装出租成了大部分村民的共同选择。可是人一多,环境就会乱,特别是群租问题,成了村民最忧心的事。为此,不少村民主动找到社区居委会,反映心中忧虑。
“村民变成了居民,对生活品质也有了更高要求。”高塘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副主任陈雪波告诉记者,村民有需求,物业、社区也想提前介入管理,三方不谋而合。经过反复协商,讨论出了“群租公约”作为群租管理模式。
从装修开始介入管理
“房子出租,谁不想赚更多钱?”村民顾华祥说,可也得看长远了。村民当初也参与了“群租公约?
村民自觉加入“维护组”
开了好头,还得加强管理。除了物业、社区方面组织人员对租赁房进行排查外,村民们也自发加入了维护小组的队伍。今年8月,还专门成立了“我爱我家”文明使者队伍,维护内容主要有三块:环境、治安和租房。据村民顾大伯介绍,村民们参与热情很高,几乎是人手一个文明巡逻红袖章。
“坏习惯都得改,不文明现象要尽早阻止。”顾大伯说,比如电动自行车在楼道里乱停放,随意在树上晒东西,只有村民带头做好了,才有底气监督租客。经过一段时间管理,秩序好多了,并有外来务工人员参与维护,居民们的幸福感更强了。
王师傅一个多月前才租到小区里,但感慨很深。“房租不贵,物业还给每户发放灭火器,太阳能热水器也是免费安装。”他说,家的感觉很浓,朋友来做客后,都想租过来。入住不久,王师傅的女儿还参加了社区活动,学到很多东西。小郑来宁波10年多了,长期租住在大同村。“服务品质是最大亮点。”小郑说,这些年来出租房变化很大,虽然约定不少,但全部合情合理,住在这里舒适有安全感。
“新农村建设,群租管理也是重点,制度约束是一方面,还得建立更多软性链接。”陈雪波说,走访服务、传统节日庆祝活动、各类专题讲座满足不同群体需求,增进村民与外来务工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大家产生更强的归属感。
记者 徐叶 通讯员 陈红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