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南洛阳人朱晓峰致电本报市民热线,“我想找一个余姚人,他叫姜建华。十多年前,他在我们这里的企业投资,现在这家企业倒闭了,清算后有一笔钱要退给他。我在洛阳联系不到他,希望通过你们通知他:洛阳有个老朋友找他!”
朱晓峰说,她今年60岁了,是地地道道的洛阳人。1996—1997年间,朱晓峰是洛阳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而当时在洛阳打工的余姚人姜建华是一名木工。两人因为制作家具认识,随后还成了朋友。
在一次聊天中,姜建华听说朱晓峰的公司要筹集社会资金,便拿出了10多万元投资。“10多万元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但后来公司的运转出现了一些问题。1998年,我也离开了那家公司。”朱晓峰回忆,在她离开公司后,姜建华曾想要回投资款,还因此和那家公司闹上了法庭,但最终只拿回了一部分,仍有一笔钱留在公司。
不久前,朱晓峰突然接到那家公司的通知,说公司已正式申请破产,在清理账目时,发现投资人姜建华等人,可以按照比例折算返还部分现金。“当初我是介绍人,他们自然找到了我,可是我已经和姜建华失去联系十几年了。”
朱晓峰回忆了姜建华的一些信息,“是余姚人没错,还记得他的妻子姓叶,有个儿子。当初姜建华在洛阳做木工时,他的儿子正好读小学。这样算来,他本人目前年纪应该在50岁上下。”朱晓峰说。记者 许鸿晶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