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时政·经济 正文

广场舞被投诉不断 人大代表建议限音量限时段限区域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1月10日 07:02   【 】 【打印
0

  借鉴:北仑牡丹社区等地有成功案例

  市人大代表黄伟君也表示,虽然破解广场舞扰民问题并不容易,但其实我市不少社区都有过成功案例,多多少少都能从中得到些借鉴和启示。

  比如北仑新碶街道牡丹社区就通过共建单位资源,变堵为疏,既满足了居民在家门口跳舞健身的要求,又避免了影响其他居民休息。记者了解到,以前该社区因为广场舞扰民而遭遇了多次投诉。“有居民说想健身但没地方去,也有居民反映一早一晚的音乐声吵得人休息不好。为此居民之间还发生了好几次争执,最后闹到社区来了。”牡丹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解决好居民群众的健身和休息这对矛盾,一度也成了他们社区工作的难题。后来社区方面多次与辖区内的国税、公安、园林等部门联系,争取得到他们多方面的支持,终于为爱好健身的居民争取到了诸如国税局大楼前等附近几处健身场所。

  有了场地后,社区又给每个健身场所接上了电源,配置了灯光、音响等设备。随着硬件设施的完善,本来在小区里健身的居民也纷纷走出小区大门,来到了社区为他们准备好的场地内健身。“现在社区的全民健身活动在不扰民的基础上开展得红红火火,每天有500多位居民在健身。”一位姓刘的社区干部说。如今,每当旭日东升或夕阳西下,一群群爱好健身的居民就会聚集在一起跳着、蹦着。

  据了解,鄞州陈婆渡社区,在社区主任牵头和首南派出所的协调下,也将居民的跳舞场所成功挪地,解决了社区内噪声扰民的问题。大榭不少社区,也安排在小区外跳舞,并且将时间限定为晚上5:30-7:00,避免因为时间太晚而影响周边居民正常休息。

  建议:有关部门要把广场舞管起来

  “一方面虽然政府、社会组织都在大力宣传倡导文明锻炼、规范广场文化,但很多市民的生活习惯、锻炼方式仍停留在分散型、重享受阶段。另一方面中国已慢慢进入老龄化社会,公共锻炼场地的建设速度还跟不上逐年增多的老年群体体育锻炼的需求。这也导致了老年人锻炼项目只好见缝插针,在房前屋后活动。”市人大代表回娜直言不讳地说。

  除了加强道德约束和舆论引导外,市人大代表回娜和黄伟君都在提交的建议里强调了完善基础设施的重要性。“我们在加大旧城改造力度的同时,要完善市政规划和公共设施建设,在远离生活小区的地方留出一定的活动功能区;增设小区居民室内活动房,并安装隔音玻璃;勘察已经建成的居民小区地理环境,划定广场舞等噪声项目的活动边界,规范锻炼项目的合理化活动区域,尽可能地做到既保证中老年群体的娱乐需求,又保障周围居民正常的睡眠、学习和工作。”

  市人大代表黄伟君还提出,广场舞等室外群体活动必须限音量、限时段。“在广泛调研、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可以对早晚时间进行限定,可随季节变化作调整,但在中考、高考等特殊时期也应给予考虑。”黄伟君说,“同时还要严格控制音量。不同群体的不同文化活动,不可相互攀比,加音壮势。即使是在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域,最高限值也不能超过60分贝。”

  此外加强审批和督查力度,黄伟君认为也是必不可少的。10人以上的团队需到文化部门进行备案,落实管理部门的权责,防止“踢皮球”。

□记者 林诗舟

稿源: 宁波晚报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