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的宁波第一食品商店。余德富摄
如今位于南塘老街的宁波一副。
到宁波,逛一副;买特产,到一副。这成了老店新开后最大的目标。
老店新开后,宁波一副讲究特色经营。
新年第一天,刘阿姨和朋友一起从慈城老家来宁波市区逛街。在南塘老街的东面入口看到了一个眼熟的招牌,“一副怎么来这里了?以前每次来市区都要去买东西,后来听说关门了,我们都觉得可惜。”
买食品,到一副———这家始于1972年的食品商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宁波人认定的“金字招牌”。经过四十年的变迁几经易主。如今老店新开,还有多少人愿意做回头客?
记者林旻/文
记者崔引/摄
要进“宁波一副”比考公务员还难
宁波有句老话“走遍天下,不如宁波江厦”。1972年年初,刚满20岁的郭琼琼每天上班的必经之路,就是全宁波最繁华的江厦街。从柳汀街月湖公园附近的家里出发,经过药行街,当时宁波市第一百货商店还在十字路口,然后北折,经江厦街到达新江桥脚下的宁波第一食品商店(老宁波人都叫它“宁波一副”)。现在,这里已经变成了宁波影都门口的一片绿地。
宁波一副是1972年2月1日正式开业的,2月26日,郭琼琼成为了店里的一名学徒。那个年头,能进宁波一副做营业员,还在最吃香的糖果蜜饯柜台,可是一份让很多人眼红的工作。“那时候糖果都论颗卖,师父教我们折三角包,卖的糖果各式各样,最畅销的是话梅糖和椰子糖。”宁波的第一颗大白兔奶糖,最早也是从这个柜台卖出的。
在宁波一副开业之前,宁波人买副食品都去隔壁的“冠生园”或鼓楼的“升阳泰”。而这家规模大、货品全的副食品商店一出现,很快让其他同行望尘莫及。除了常规的副食品柜台,宁波一副还在靠近门口的位置开辟了熟食区,从广东请来的师傅现场做叉烧、烤鸡。腌腊柜和土特产柜最受外地人欢迎,酱毛蟹、酱萝卜、黄鱼鲞……也有专门的水果柜台,每天货车把西瓜送到,柜台的营业员都去做义务搬工。二楼有个冷饮柜,一到夏天,宁波人都涌到那里去吃冷饮,场地可是比现在很多甜品店铺大得多。
宁波一副开业的初期,从早上8点营业,直到晚上8点关门,人潮久久不愿离去。“每天关门的时候,书记拿着喇叭站在柜台上面反复喊:‘我们要关门啦。请大家明天再来!’”
物资稀缺的年代,很多东西都凭票购买。亲戚朋友知道郭琼琼在“宁波一副”上班,托关系找来的人一拨又一拨。“很多结婚的人要买喜糖不容易,都想尽办法托我们买多点花色。”逢年过节,更是要低着头走路,找上门来要帮忙买小核桃、绵白糖、黑芝麻的人太多了。
在柜台做了五年营业员之后,因为表现突出,郭琼琼被抽调到二楼做出纳。每天下午1点多去各个柜台收钱,3点去商店对面的银行存款,“上世纪70年代还没有百元大钞,全部是十元的小钞,收的钱拿几个马夹袋装起来,银行虽然很近,但还是要保安一起去。”最夸张的一次,因为来不及数钱,其他同事把家里人叫来一起数。
最好的时光只见钞票不见人
1997年7月1日,为了庆祝香港回归,宁波一副通宵营业。
“一个本地老板送了一个大蛋糕,有圆台面噶大,就放在我们糕饼柜台上。小孩走过都用手指捅一记,嘴巴嘬一嘬。”说这话的是周惠娣,起先在“大有副食品商店”,一场大火让这家著名的副食品商店化为乌有之后,在1978年,她进了宁波一副,辗转在酱品、蜜饯、茶叶、糕饼等柜台工作,后来碰上政策改变,还和同事徐可鸣一起承包过两年的糕饼柜台。
很多老一副人都说,是张经理让宁波一副有了很大的改变。他们口中的张经理,是上世纪90年代初在宁波一副负责经营的张连君。
“张经理在一副的时间不长,但不仅让一副生意更好,也改善了员工的福利待遇。”张连君到岗之后,成立了宁波第一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范围更大,货品更全。一个重大的改变是,一楼的柜台开始实行承包制。“第一批试点没赶上,第二批竞拍之后,我和徐可鸣就承包了糕饼柜台。”直到1995年10月,柜台再次收归国有,小老板又变成了营业员。不到三年的承包期,让很多人发家致富。进货、销售全部承包商自己来。糕饼柜台大多是本地产品,豆酥糖、千层酥、绿豆糕,哪个卖得好哪个就多进点货,其他柜台的商品来自全国各地,上海的居多,也有福建厦门的新潮零食。“那时候大家的想法都比较单纯,进货先看质量,要大品牌,虽然是承包制,但也不能砸了‘宁波一副’的招牌。比以前的工资赚得多就很高兴了。”在周惠娣的印象里,“只看见钞票,看不见人头”的好日子持续了好几年。
上世纪90年代中,为了扩大经营和方便市民购买,“宁波一副”开了十几家连锁店,南苑店、大卿桥店、仓桥店……结束承包之后,徐可鸣去过慈城店做店长,后来去了位于二号桥的宁波一副批发部,是当年双汇火腿肠在宁波的独家销售点。
自选厅的形式也是张连君提议的。柜台销售和顾客之间始终有隔阂,人员耗费也大,改成自选货架的形式以后,顾客觉得新奇,销量立刻上去了,“人多的时候,有些人拿了东西扔下钱就走。找都不要找了。”不过自选模式的弊端在连锁商店之后逐渐显露,在还没有监控设备的年代,商品常常莫名其妙就不见了。
老字号重出江湖
唤醒过去记忆
宁波一副一度是全省最大的食品商店,很多宁波人关于“好吃”的记忆,几乎都和宁波一副有关。
“1984年,我听别人说有一种面用开水一泡就能吃了,特地排队去买,还是咖喱味的。”
“放学经过一副门口,趴在商店门口的玻璃上耍无赖,要外婆买油么么(宁波老话,意思是油滋滋)的大鸡腿给我吃,那时候兴宁烤鸡还不知道在哪儿呢。”
“那时还没鲜奶蛋糕,能吃到一块宁波一副的麦淇淋蛋糕,简直是莫大的幸福!”
上世纪90年代初,宁波一副还搞过一次轰动全市的抽奖活动,特等奖是一辆红色的夏利车。在月收入不过几百元的年代,这个大奖无疑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当时都没见过什么抽奖活动,觉得新奇,奖品也很多,所以大家都来买东西。”这次活动大大地促进了销售额。只是谁也记不得了,那辆夏利车最终花落谁家。
上世纪90年代,随着三江等其他超市的逐渐出现,在强大的市场竞争之下,宁波一副连锁超市悄无声息地关闭了。宁波一副也归到了宁波市烟糖公司属下。而早期进入宁波一副的老员工,几乎都在90年代末被安排提早退休,各奔东西。
2000年6月11日,因为城市规划,宁波一副随着江厦桥边的老房子一起沉入宁波历史,淡出人们的记忆。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等大型超市的出现,也给了宁波人更大的选择空间。
2011年11月,“宁波一副食品发展有限公司”的商标被重新注册,于次年1月在海曙区历史文化特色街区之一的南塘老街老店新开。因为经营不善一度进入停滞状态。2012年7月,38岁的宁波人郑辉从海曙区南门街道手里接过了“宁波一副”的招牌。
“宁波一副是一个让宁波人有很多回忆的品牌。牌子刚恢复的前两个月很热闹,但因为经营者没有保持住特色,错过了重新发展的最好时机。”郑辉说,刚恢复营业的时候,商场里还设置了柜台,这和当下的购买习惯格格不入,商品种类也极其混乱。
郑辉请来了对超市管理颇有经验的“老宁波”李师傅,对商品的种类和包装重新调整、设计,除了延续老店特色的糕饼类和海鲜类,还加入了时髦的休闲食品和油盐酱醋等日用商品,“虎头包的南北货、罐装的老牌米酒都是为了唤起大家的记忆。因为附近的居民区不多,所以生意多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到宁波,逛一副;买特产,到一副,成了老店新开后最大的目标。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