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古宅里精美的木雕 下图:“三三堂”台门
□朱泊睿
从石浦往西翻上山岭,穿过黄石隧道,便探寻到了象山县晓塘乡黄埠村。
古村落,必处风水宜居之地,这是前人的经验与智慧。黄埠村背依双峰山、面向九龙港上游,面域开阔,溪水从村前流过,周边青山环绕,有虎头山、龙潭等优美景观点缀。古村略呈方形,北高南低,村道三纵三横,历史格局基本保留。
黄埠,初听起来多认为是黄姓聚居地。其实黄埠居民不姓黄,姓潘。据《潘氏宗谱》记载,其祖潘均耀是元末驻守福州的武将,朱元璋的军队攻破福州城后,潘均耀从海路逃至象山后岭隐居,后其子孙又从后岭迁此建村。自明代中叶,潘氏后人一步步发家致富,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黄埠营造了规模宏大的家族聚居建筑。历今已至22代,黄埠潘家历代名人辈出,曾出过二位进士,十五位举人。现村民仍以潘姓为主,人口达1145人。
村口立着新修建的牌坊门,圆峰庙前虬曲苍劲的古朴大树鞠腰迎客。圆峰庙外墙上嵌着光绪年间立的“永禁赌博”石碑。村道向山上延伸,在一排新楼房后面,遗存着丰富的明清建筑,统称“潘家古居”。建于清初的“高上门”和清中期的“三三堂”占据村中,北有上新屋、三戒堂,南有下柴门,东有潘季房、小柴门等十余座大院落。现存最早的为明末清初的建筑“高上门”,最气派的有“三戒堂”、“三三堂”。
“三戒堂”是四合院结构,门厅在东南角,门前有照壁,大院共有前中后三个大厅。“三戒堂”建于清乾隆21年,已有250多年的历史。为国学生、按察知政潘必金所建。堂内最讲究的是梁上的木雕,抬头望去,只见狭长的梁上雕着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36只鹿。被烟灰蒙盖下中厅的梁,是“百鸟朝凤”图,一共雕有120只鸟、20只凤凰,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斜铺的条石道地彰显着主人的地位与官品。该宅已被列入文保单位,政府出钱逐步修缮。
“三戒堂”的南侧是“三三堂”,其夺目之处在其里外二座台门。门框为暗红石磻条石,上框檐与雀替上都有精细雕刻图案,外门上方砖刻“荣阳氏”三字,传说是此族的当家妇人。里门台上刻“三三堂”。内门三层马头式,每层饰灰雕,图案保存清晰完好。堂前鹅卵石铺成的道地称“荷花地”,取其水意,有防火功效。中堂设牌楼,存放祖宗牌位,下面为泥地,意为“入土为安”。内门坊上“爱吾庐”三个红底黑字异常夺目。据说“三三堂”为潘必金三子所建。
“高上门”是清代名医“潘一帖”的居所。在门口,两块转角的石雕龙面纹张扬地迎接远客。中堂雕饰花团锦簇,隐隐透出琥珀色的光亮。弓形的梁柱上是一排跳龙门的鲤鱼,鱼鳞、鱼鳃、鱼鳍清晰可辨。潘家曾经的辉煌就这么藏匿在梁柱的每一个细节中,灰黑的尘土掩不住曾经的风光雅致。
盘亘在潘氏各大宅院,进进出出观察。从布局来看,潘氏大宅院一般为三合或四合院,亦有前后重复布置者。坐北朝南面临横墙弄,其平面布置、所用建材、功能分配、地坪铺设、院门、照壁、门道相对独立又互相连系,均有一定规律。结构严谨,横径曲巷,布局合理,排水有系统。其结构造型线条刚柔相济,兼有其祖籍福建地域风味。
潘氏宅院虽然整体布局统一,但在建筑的风格上也各有不同。特别是在装饰内容上,“高上门”以龙为首,“上新屋”以鹿为主,“潘乾房”为大象,“三三堂”则以诗为多。各宅院的台门修造与装饰是这些宅院中最出彩之处,其门套门的风格,在宁波地区也是少见的。在建筑的各个部位,砖、木、石三雕的精工细作,如斗拱、博风板、拦额、窗棂、影壁、匾额上无不点缀着雕饰,连柱础、阶石和小门墩上,都装饰得美观大方。雕刻内容有龙凤、人物、珍禽、瑞兽、虫鱼、花草、博古等,《龙凤呈祥》、《百鸟朝凤》、《鹿鹤同春》、《五福临门》、《凤凰参牡丹》、《鲤鱼跳龙门》以及表现民俗的《十藤结》等题材的雕刻,无一不是构图精巧,玲珑剔透,巧夺天工,在浙东地区堪称一绝。
院落的取名皆有来历与故事,如“三戒堂”主人不信释道,所以留下“戒僧、戒尼、戒道”的家训,而得此宅之名。“三三堂”,第一个三,是戒僧戒尼戒道,第二个三,是立德立功立言。“高上门”因“潘一贴”为皇后治病,皇上褒赐华屋。
无论是建筑艺术,还是堂名文化,“三戒”也好,“三三”也好,还有“永禁赌博”碑也好,都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