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他的几个小动作就让现场观摩的轮滑爱好者折服,其中网名为“韦博”的宁波玩家感叹:“同样的简单动作,他做出来就特别潇洒。KSJ刚才教了我们几个衔接动作,一般选手和他的差距应该就是这种细节,这种基本功。”
“韦博”玩轮滑有四五年了,他说宁波最早的玩家都是看视频自己摸索为主。“没人教的话,有些‘学歪’的动作自己发现不了,时间一长就成了习惯性动作,很难扭转,然后就影响整套动作的流畅和美观度,出去比赛就拿不了高分。如果当年我就能经常和KSJ这样的高手交流,肯定会好得多。”他还告诉记者,宁波现在有9所小学开了轮滑兴趣班,“比如我自己就经常去洪塘的中心小学和实验小学给孩子们上课,希望以后能多向KSJ讨教,我自己水平提高了才能把孩子们教得更好。”
古稀老伯说“出门动动身体好”
不过在广场上,花样百出的轮滑并非唯一引人注目的表演,几米之外,77岁老人孙庆荣在地砖上的斗大正楷书法也让不少路人驻足。老伯写“穆桂英挂帅”“能打仗打胜仗”等几行字的时候,有旁观者忍不住问:“这是在表演书法吗?老人家是不是书法家?这字写得真好……”
孙庆荣老人的“如椽大笔”是他自己动手做的:一根竹竿,其中一头裹上一大团布,就这么简单。他还带了一个小塑料桶,接点水充当墨水。“去年春节前,我在这儿看到有人这么写字,觉得挺好,就学来了。”他说自己以前也临摹过柳公权的字帖,广场地砖方方正正的格子正适合练字。“反正是蘸水写的,风一吹就干了,可以不停来回写。”老人家说,想到什么写什么,“年纪大了,很多诗词记不全了,就不写那些了。最近晚上看的电视剧是穆桂英,今天就写‘穆桂英挂帅’。”
孙庆荣年轻的时候是军人,1979年从部队转业后落户宁波。“以前当兵的时候操纵飞机,拉驾驶杆很重很吃力,右肩膀落下了肩周炎。听人家说练毛笔字有好处,就练了。”孙庆荣介绍说,自己也选择过爬山、跑步等锻炼方式,“但是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保护关节,后来半月板伤了,腰腿关节也出现了骨质增生。孩子们都叫我少动,但是我觉得不动可不好,我家老太婆也觉得还是锻炼比较好,她经常在广场上跳健身舞。现在这样写字最适合我了,慢慢地一边走动一边写,不会太累,手、脚、脑都运动到了。”
孙庆荣说,只要天气好,他就会来这里“练字”个把小时,现在关节痛缓解了很多。“天气好的时候应该出来呼吸新鲜空气,到广场上也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这个广场上还有几个喜欢写字的老朋友,其中一个是我老乡,去年回河南老家去了;另外一个姓严的,叫什么名字我没问,他写得很好,最近天气冷,他来得比较少。我们就是活动活动,娱乐娱乐,这样精神会好些。”□记者 戴斌 文/摄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