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3日凌晨四时许,我和书记员驱车到400公里外的衢州某监狱,开庭审理一起民间借贷案。当我们冒着大雪赶至监狱时,已近上午10点。
前一天已赶到监狱等候的原告见我们顶风冒雪赶来,面露惊喜,当着正在服刑的被告的面,再三向我们致谢。这让被告产生了误解,他认为我们与原告有特殊关系,不然怎么可能在新年上班第一天,就急匆匆赶到监狱开庭呢?他阴沉着脸,一声不吭。
此案本身并不复杂,被告因购房所需,向原告借钱,以后被告犯罪入狱,未能按期归还借款。原告以急需用钱为由,要求立即归还50万元借款。被告冷冷地表示,自己正在服刑,无力偿还欠款,如果一定要还,也要等到六年后刑满释放。
我理解原告索要借款的急切心情,也知道被告心存疑虑。于是一方面劝诫被告设身处地替原告着想,同时又劝说原告客观面对被告目前处境。接着,我们和监狱管教干部分头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不知不觉间,早已过了午饭时间。被告从我们的劝解过程中,感受到了我们的公正和耐心,特别是对我们未因其在服刑而另眼相看受到感动,并改变了原先的冷淡态度。最终,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刑满释放后,全额归还原告借款本息。
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两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后,被告突然向书记员要了一张纸,当着我们和监狱管教干部的面,给女儿、女婿写了一封短信,请我们转送。信的大致内容是,请女儿、女婿尽量想办法安排资金,在近期代他将50万元借款归还,能还多少算多少,这钱就算作为父亲向女儿女婿暂借。
我们准备返回时,被告征得监狱管教干部的同意,执意送我们到监狱大门,他说:“开始以为你们得了原告什么好处。看到你们公正办案,才知道是误解了你们。”末了,他又悄声对我说:“法官,能否让原告搭乘你们的车一起回宁波。这么大雪,原告也已50多岁了,如果去挤长途汽车,太辛苦了。”
时下,社会矛盾多样复杂,各种疑难案件层出不穷,法官履职难度日益增大,遭当事人误解已是常事。作为法官,要有一颗大心脏,坦然面对,抓住矛盾要点,以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公正和客观,努力化解当事人的误解,不辱使命。 (朱泽军)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