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镇海 正文

汶溪:历史悠久地名数度变迁 文种故里考疑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2月13日 09:55   【 】 【打印
0

文保部门考证成果

2009年,镇海文保部门宣布了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获得的多处佐证史料,证明汶溪与文种渊源甚深,此地有可能是文种故里。

首先是发现了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腊月建立的《浚河碑记》。该碑高1.7米,宽0.8米,厚0.15米,额镌篆体“浚河碑记”四字。碑记正文约450字,字迹清秀。内容主要记述疏浚汶溪河(镇海中大河上游)的全过程。文中提到:“慈邑之东众山之水汇焉,其水清泻成文,故名为文溪,或曰:春秋时文大夫种故里。”末尾告诫众人:“两岸官地不许私种竹木,其有自然蔓生者随时清除,河边毋许石匠堆积石块。”

其次是在离西方寺不远的净园禅寺大雄宝殿门口发现四根巨大方形石柱,正面镌刻虞世南字体。其中两根石柱题字内容与文种有关,“地以人传,想当初文公偶隐清溪,能使辉增东土;寺因宅改,到今日净老重兴名刹,顿教乐慕西方”。经考证,这四根石柱是西方寺中之物。该寺拆除时,村民将它搬入净圆禅寺,用在大殿建设中。

后来,文保部门又征集到《溪隐庵碑记》一块。文保老人洪余庆讲述了该碑发现过程。数年前,镇海区文化建设办公室几位研究人员在汶溪村考察名居建筑时,发现了乾隆年间的一块残碑。这块残碑为白石基质,高1.4米,宽0.8米,厚0.1米。外观整体完整,文字清楚。当地一位农民发现它后,打算做自己的坟碑。因为碑座、碑石太重,于是把它敲断,从西方寺用车带回家。后来因故搁下了。

之所以称为残碑,是因为该碑下截部分残缺0.1米左右。

碑文开篇便是:“慈东(原属慈溪境内)山水,文溪首焉。文溪林泉,溪林为最。前朝大野,后拥重山,盖拟乎此处可为□□之居……”□□二字,便是碑文第一行下截残缺部分。

文保部门工作人员根据多方文献资料推测,“后拥重山”指文种故里地理位置,“盖拟乎此处可为□□之居”指文种隐居于此。

稿源: 镇海新闻网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