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老宁波习俗:青团中加艾草寓意活力
为什么艾草青团会成为清明时节特定的传统食物?对此,宁波民俗文化专家、宁波工程学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吴廷玉给出了关键的解释:清明时节的节气特点。
首先,在清明节前一两天,有一个在中国古代同样非常受重视的节日———寒食节。寒食节期间禁烟火,而艾草具有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药用价值,这样一来,艾草青团做为一道既管饱、又健康的冷食,便很容易为大众所接受。
其次,每年清明节前后为艾草头一次丰收,“头批采摘的艾草处于其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所以用艾草制作青团实际上也可以看做是一种古人对于强健生命力或者是新的力量的一种追求和渴望。这也是江浙一带居民普遍喜欢在做青团时加入艾草的一大原因。”吴廷玉告诉记者。
而除了制作、品尝青团之外,在江浙一带流传比较广泛的清明活动还有荡秋千、蹴鞠、插柳条、放风筝等。
“柳树具有很强的生长能力,古人往往会在祭拜结束后将柳条插于坟的四周。很快柳条便会生根发芽,这既是古代人们寄托思念的途径,也为绿化环境做出了贡献。”吴廷玉告诉记者,从传统习俗上可以看出,在古代,清明节不仅是扫墓缅怀先人的日子,更是充满新生力量与美好期盼的日子。“遗憾的是,像插柳条这些传统习俗并未好好传承,很多年轻人不知道清明节还有先悲后喜的含义。”□记者 朱一丹 徐文燕 实习生 徐梦姣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