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清明时节 宁波人“艾”的就是这个味道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4月02日 07:50   【 】 【打印
0

 

  “我每天都来买两盒回家,早上蒸给小孩吃。”在三江超市锦城店,吴奶奶告诉记者,她经常买青团给家人吃。在M6江南一品店,营业员不时地给青团柜台补货。“江北的、象山的,宁波各地的青团都有销售,是这个季节最畅销的糕点。”

  随着祭品色彩渐淡,青团正作为特色美食走向苏浙之外的市场。陈红云告诉记者,北京“宁波名品中心”开业后,公司推出的青团、绿豆糕等宁波特色糕点正被北京、河南、四川等地的消费者接受。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退去了冬天的污浊,实现了由阴到阳的转化。青团,取材春季,又以天然方法制作,受到人们的追捧不足为奇。如今在宁波,青团不但成为市民的日常食品,也成为了酒店、宾馆的“座上宾”,在宁波的外籍人士经常可在波特曼、香格里拉尝到正宗的宁波青团、麻糍。

  这道艺盼为传承谱新篇

  艾草洗净用水焯一下,然后加水,搅碎做成艾汁;糯米粉调好,加入艾草汁和成面团,包入豆沙馅……“赵大有”的工厂里,还保留着最“原始”的青团制作法。

  “青团制作看上去工序不多,但只有传统原料和方法做出来的才最香。”58岁的戎师傅做青团几十年,和粉、加水,包馅,在心里有一套成熟的诀窍,“只有依法而行,做出来的青团才会口感绵软细腻,不粘牙。”

  但现在有了机器,真正按传统方法制作的已经越来越少。“我们尽量保持传统,同时加入现代工艺。”陈红云说,像和粉、蒸团这些特别需要掌握“火候”的工序,他们是让有经验的老师傅把关。“我们在鄞州、慈溪设立了艾草种植大棚,里面的环境最大可能接近天然,以保持艾草独有的色、香、味。”

  但最让人担心的还是老手艺的传承。“我们厂里三位制作宁波青团的老师傅想找几个年轻人传承手艺,但响应者寥寥。”陈红云告诉记者,其他的食品厂也面临着老技艺断档的困境。“机器生产代替了传统制作,好多老师傅转行了。”

  点金

  重提宁波汤圆

  这是个吃青团的时节,说起宁波汤圆,似有跑题之嫌,却有重提之必要。

  汤圆作为宁波的传统糕点,形成了独有的地方特色,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却为他人做了“嫁衣”,没有形成品牌效应。青团“走出去”,似也有同样的困境。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