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图 龚国荣 摄
从前,大嵩江大闸未建之前,整条江潮起潮落,终年呈现通海大江的汹涌气势,波涛澎湃,水色浑浊,帆樯林立,少有平静无浪的时候。除了石结构的大嵩桥一桥雄起,耸立在大嵩咸祥两镇之间,成为横亘在两岸之间的通途,其余地方两岸渡江一律要靠人力舢板摆渡。这些江渡口大都以村落命名,如周湖塘渡、龚家沙砏渡、教场渡等。乘客始下渡船,艄公用竹篙支开船身,即弃篙用力摇橹,可此时舢板并没有朝着正对岸行驶,而是剑指逆水方向一摇一扳,待到舟行半江,初次乘渡船的乘客心里愈加惊诧方向不对,正要出声发问之时,忽然间艄公不再用力,而是让渡船自然地顺着潮水往下氽,船也就很快地抵达到了彼岸。
笔者年稚时曾两次往返周湖塘渡,就有了以上的经历。而今几十年过去了,仍然留存着很深的印象。那时从咸祥出发,先到犊山村,它是大嵩江周湖塘渡的此岸,而彼岸便是周湖塘村。想起以前有首流传的童谣:“叮叮当,卖小糖,犊山走过周湖塘”,大概是随口吟成的吧,似乎想说两地没有什么阻隔,摆渡来往非常便当,其实这是大谬不然。或许它只是当年乡民借此童谣来表达无惧江潮风险的心情吧?要说两岸来往方便,那只有在大闸建成,海潮被拦,大嵩江改为内河,沟通两岸的桥梁比肩而立之时,这才符合实际情形啊。
这周湖塘面临大江,背靠大山,该大山即是著名的福泉山脉。福泉山脉为鄞县东乡主山,此地群峦连绵,岗岭起伏,山坡民舍大都建筑在山溪流淌的一侧,风景相当秀丽。引人神往的“天打岩”就与周湖塘紧相毗邻。走出周湖塘村口没几步,从山下往上望去,只见近山巅碧绿葱翠的毛竹丛和枝蔓横生的杂树丛中间露出一片岩石区,其呈方正状的巨岩往外扑出,被称作“天打岩”。曾打听为什么叫天打岩,传说因雷打电劈,岩石爆裂,所以叫做天打岩。有资料称:“岩石位于山腰偏高处,岩身高达五六十米,占地面积达两千多平方米,整个岩石被分成两半,一高一低,耸立相峙。”还有人描写道:“这两半块岩石就像两把雌雄宝剑直插云霄,堪称奇景。”不过从远处山下眺望,多被林木掩映,那岩石似乎并不见得那么大,那么高,这大概与人的错觉有关。心理学上有“错觉”一说,因为距离和背景的缘故导致认知误差,这在大千世界中往往不算罕见。要真正认识天打岩,还得接近它,观察它,光凭在远处山下看,是难以认清庐山真面目的。
天打岩因为石崖突兀奇崛,林木杂竹密布,所以它不但是从前山民砍柴打猎的好去处,而且也是附近人士赏玩峥嵘山色的有名景点,成为这一带居民的骄傲。不过要从天打岩村的后山往上攀登,那可十分不容易。上世纪三十年代两位诗人曾经作诗感叹古道难行,他们是东陶西岙籍的张成(君武)和咸祥籍的朱芝篆,他俩曾经携手由后山登上天打岩。前者在其《天机楼诗草》中描述自己手足被荆棘刺破,导致多处出血的窘境;后者在其《蠖庐诗草》中为天打岩作了大量描写。这是一首七言歌行,诗前缀有小序:“岩裂为三,峭立千仞,与岗相绝,望之若塔中峰,不可攀,少坐右岩而还。”他以为天打岩一分为三,与今说不一,不过这只是角度不同所致。他还认为岩石基座像塔,而岩顶似峰,这个比喻颇富创意。
因为是首歌行,诗比较长,共有八联:“甬东之山长郁郁,天打兹岩视奇崛。覆船虽大失平圆,乡里数异常首屈。包涵不若覆船多,大嵩江左独峨峨。疑塔矗立仞几千,暗依山椒是覆船。岩依覆船谁相似?戴笠牧童行牛边。偷晴日昃抠衣上,横岗倒下岩跻西。岩开二裂可挂布,中峰差尖二峰低。低可敲棋尖可依,陡绝冈头如俯犀。”首联写天打岩是山中奇崛之景;二联至五联四处以覆船喻岩,中间插以“塔”和“戴笠牧童行牛边”之喻,层层推进,先模糊写岩形,再暗指岩裂;后写此喻与塔喻的关系(“山椒”为传说中山鬼),最末又以戴笠的牧童放牛之喻比照岩石覆船之喻,意在完写天打岩的“奇崛”和奇“异”之景,可谓煞费苦心。七至九联写落日西下的登山情景,分别描述了三峰的各自特点。□朱道初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