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北仑 正文

北仑多家桑果园出现“白果病”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5月05日 10:10   【 】 【打印
0

多家桑果园出现“白果病”

感染了“白果病”的桑果。(虞浩英摄)

北仑新闻网讯(记者 虞浩英)眼下本应是桑果上市的时候,按照往年惯例,“五一”小长假期间桑果采摘是果农们重要的收入来源,但记者走访了小港浩海绿叶蔬果基地、新湖岙农庄、春晓大岙农庄发现,好多桑果得了奇怪的病,通体或者部分呈白色,又干又硬,果农们称之为“白果病”,由于“白果病”的出现,今年多家桑果园损失惨重。

“白果累累”,损失惨重

新湖岙农庄有六七亩桑果地,五一期间,桑果采摘游本应是个重点项目,不过,这满园“白果累累”的样子,让农庄主人徐宁苦不堪言:“少说也是十几万元的损失,今年又要全军覆没了!去年也这样。”

为了方便采摘,农庄里的桑果树每年都要修剪多次,每条树枝都挂满了一个个桑果,不过这些桑果长相异常,正常的桑果看起来红得发紫、饱满多汁,得了白果病后一下子变干发白。“这颗桑果其他都好,就是头部有一点变白,已经没有经济价值了。”徐宁说。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了春晓大岙农庄、小港浩海绿叶蔬果基地,尽管还有不少桑果尚未成熟,看起来与正常果子无两样,但是有不少成熟的桑果变白变干。“去年只是少数,没想到今年这么多。因为游客摘了桑果会直接吃,所以不敢打药。”小港浩海绿叶蔬果基地负责人徐海波对于“白果病”也是束手无策。

果农反映“白果病”不易治

事实上,去年新湖岙农庄的桑果就出现了“白果病”,为此,徐宁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咨询专家等,事先采取了一些措施,不过依旧没能成功。他告诉记者:“这些病菌会从土里上来,所以早在2月份,刚开始抽芽的时候就用塑料薄膜覆在地上,又前后防治了七八次,还是不见效。”

采访中,不少农户提到曾使用多菌灵等进行白果病防治,为何收效甚微呢?为此,记者咨询了区森检站,由于我区并非桑葚主产区,因此没有专门研究桑果的专家,不过其中一位林业工程师告诉记者,多菌灵属于广谱性杀菌剂,农业中用得比较广泛。一方面多次使用后,桑葚已经有了抗药性;另一方面“白果病”防治很讲究时间,早防或者晚防都没效果,必须准确预测菌核萌发和孢子侵染时间,这样防治才有效。

据悉,白果病是具有灰霉病性质的一种病,是菌核病的俗称,是桑果主要病害,发病严重时,可造成桑果颗粒无收。病原物为核盘菌,菌核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混有菌核的土壤、染病残枝落叶和堆肥。在温、湿度适宜条件下,菌核萌发长出子囊盘,子囊盘散发出子囊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雌花、青果及早生桑的新梢和嫩芽。孢子侵入雌花,产生大量菌丝,果肉肿胀,呈乳白色,捻破后可闻到腐烂臭气。“其实历年来桑果都有白果病,一般种植3年后,如果管理不好,白果病发病率就会加大。”该林业工程师告诉记者。

大碶民乐以及春晓有果农曾成功防治“白果病”,果农也可咨询省蚕桑研究所有关专家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果农面对“白果病”束手无策,记者在春晓“新改地”找到一位桑葚种植户张永金。张师傅告诉记者,几年前,自己的桑葚也曾因为“白果病”全军覆没,请教了很多专家,用了很多药,不见效果,最后在一位省蚕桑研究所专家的指点下,终于治好了“白果病”。

大碶民乐的一位桑果种植户杨师傅则表示,桑树很难伺候,即使“白果病”治好了,以后也有复发的可能,所以每次开花前后都要防治。如果刚出现白果病,千万不要把病果丢在园内,要拿到远一点的地方深埋处理或者火烧,否则病菌就又会在土壤滋生。”

随后,记者联系了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所长计东风。他告诉记者,白果病的发生除了原先土壤中带有病菌,还与当年气候环境有关系,今年两三月份恰好在开花期间,雨水较多,一方面降低了喷药效果;另一方面,缺乏阳光,病菌容易滋生蔓延,所以防治更加困难。计所长建议,等到下半年,果农可以通过区里的农技部门与他们研究所取得联系,所里会安排专家在一个合适的时间,为果农集中授课。

稿源: 北仑新闻网   编辑: 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