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三山大队务农的宁波知青昨日重返第二故乡。 陈芝龙 摄
谢重雅(左)、吴迎华夫妻俩。 记者 王增芳 摄 |
北仑区春晓镇的三山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称为镇海县三山公社三山大队,是当时全省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背靠群山,毗邻象山港北畔,村域面积18平方公里,农户2500多户。
几天前,读者严斐斐给东南商报打来电话,“1964年,我们108名宁波知青,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到三山大队务农。如今,50年过去了,我们决定再回三山村,看望乡亲们,看望曾经奋斗过的那片热土。”
5月10日,这些当年的知青、共48人相聚在三山村。他们欢笑、相拥、追忆往昔。记者采访的主角谢重雅,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记者 毛信意
重磅炸弹
高中毕业的他要到农村扎根落户
眼前的谢重雅,1米7左右的个子,今年正好70岁,整个人有一种儒雅的气质,就如他的名字。
1964年,谢重雅20岁。6月,即将从宁波青年中学高中毕业的他,受全国先进典型邢燕子、董加耕等人的影响,给家里扔下一枚“重磅炸弹”,“我决定,一毕业就去三山大队扎根落户,做一个新型的农民。”
“你疯了吗?哪有书读到高中毕业,还去种田做农民的?”母亲郑丽美极力反对,“好不容易供你高中毕业,一心盼你尽快找一个风吹勿着、雨淋勿着的好工作。你有4个弟弟,1个妹妹,一家人就靠我和你爸五六十元一月的工资生活。你是家里的长子,应该多为父母分忧。”
父亲老谢对儿子的这一决定是支持的。当时,电影院正在放映《朝阳沟》。为了开导妻子,老谢的单位特地送来电影票。看完电影,老谢问她:“有什么感想?”她说:“高中生当农民,哪有这种事?电影只是为了教育人,这恐怕不是真的。”回家后,她仍未同意儿子去务农,还是托人为儿子在城里找出路。
7月12日,谢重雅瞒着母亲,在年轻教师孙友谊的带领下,与其他5名宁波青年中学的同学一起,来到三山大队务农。几天后,又有3名宁波青年中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来到三山大队。
对于儿子的不听话,母亲非常生气。她狠狠地责怪了丈夫,还两次打电话到大队,谎称“自己生病了,要儿子回宁波”。7月17日,她又赶到大队,要儿子回宁波。
这次,在大队的支持下,谢重雅陪母亲回到宁波。不过,后来,在外婆、舅舅、姨妈等亲人和邻居的劝说下,母亲的思想有了松动。
在务农3个多月后,谢重雅的母亲想通了。“我信奉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是不正确的。”1964年11月27日,《宁波大众》第三版头条,刊发了《我开始懂得了怎样爱子女》的文章,详细讲述谢重雅的母亲思想转变的整个过程。
50年过去了,谢重雅家里还珍藏着那份早已发黄的《宁波大众》报。
战天斗地
砍柴、手抓猪粪施肥、围海塘都要干
1964年,三山公社累计有180多名宁波知青,其中三山大队各生产队就有108人———知青们戏称是“梁山好汉108将”。
108人中,除了谢重雅等9名来自宁波青年中学的师生外,还有来自宁波三中、七中、镇安初中等城区中学的丁宗庆、吕诚国、严斐斐、吴迎华等同学。谢重雅刚到时,属于第十七生产队。
记忆中,当时三山村的所有“知青房”,是政府拨款统一造的简易房,用乱石、砖头砌墙,上盖“洋瓦”。每幢知青房有6~8间,每间住3~4人。在两只“竹马”上,搁一张竹棚,就是床铺。
吃的“知青饭”,知青们要到大队养老院的食堂自己蒸。三山大队背山面海,粮田紧缺,粮食不够吃,村民和知青会分到一些番薯或番薯干。
对知青而言,最难过的是“劳动关”。有一次,谢重雅要跟村民翻过几条岭,走五六公里山路,去砍柴,挣工分。结果,由于没有经验,谢重雅的手指被芦杆柴锋利的叶子割出一道道伤口,流了血,只得用橡皮胶布一圈圈包扎起来。好不容易砍完柴,要挑下山,可是,没走几步,看似捆得紧紧的柴担,哗啦一声,全松散开来,掉落在山路上。
谢重雅绝不会忘,第一次用手抓猪粪施肥,直想呕吐的情形。“猪粪好臭啊!为什么不用农具,非要用手抓呢?”
农民告诉他:“猪粪是庄稼宝,只有用手抓,用手撒,猪粪肥才施得匀。你施完猪粪肥后,再去洗手,会感到手不但不臭,还特别滑。”没有办法,谢重雅只能硬着头皮手抓施肥。
围海造田,这对知青们来说是最苦的。1966年12月,象山港畔寒风刺骨,谢重雅和知青们来到围海造田现场。他们每天的作息,根据潮水的涨落来决定。退潮时,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要抢时间出工:双腿泡在海水里,挖泥,运泥;挑着一担担石块,筑堤。
从运石处到筑海塘的堤坝处,相距5公里左右。工地里专人负责称重、计工账,每挑100公斤,挣10分工分———相当于6角7分钱。
谢重雅每天气喘吁吁地往返挑完2次,累计能挑150公斤左右———每天能挣到15分工分。
“肩上是重担,脚下是海涂,深一脚,浅一脚。一不小心,双脚就会被蛏子壳等割破。只能咬牙挺下去,不可以做逃兵。”谢重雅说,“那个时候,知青们都在吃苦,你也就不会觉得自己特别苦了。”
事迹登报
大冷天,13次潜到水库底修机器
谢重雅等知青的快速成长,农民们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1965年10月7日,《宁波大众》头版和三版重点报道了三山公社和三山大队知青的成长事迹。
1964年到三山公社务农的180多名知青中,一年后,已有57人成为“五好”社员,4人加入共青团,26人被选为生产队会计和保管员等。谢重雅和伙伴们在试验田里,观察试验品种生长情况的照片,登上了报纸的头版。
同一天,《宁波大众》第三版半版专门报道三山大队的知青谢重雅、周丽华、陈芝龙等人的事迹。第十七生产队社员邵定法,在《我们需要这样的读书人》一文中说道:去年,我们生产队来了谢重雅、周丽华、徐蓉苞等8个高中生,他们不怕累,不怕脏,农活样样都干。“我们要写信,自己不开口,他们也会上门来帮。晚上,他们给大家读报、教社员识字,搞俱乐部活动。”“还利用雨天和晚上时间,给许多社员理发,治疗小病小痛,为我们贫下中农服务可真热心哩!”
另一篇题为《奋不顾身潜深水》的文章,则报道了谢重雅和陈芝龙一起,帮助三山大队第二生产队修复启闭机的事迹:当时正值早稻发棵,但二队的启闭机拉丝锈断了,导致水库前的150多亩早稻不能及时灌溉。队里没人会潜水,大家干焦急。而另一生产队的谢重雅和陈芝龙获悉后,赶来帮助。当时,天冷,水库里水温很低。谢重雅二人多次潜水,冻得浑身发抖,还是没能成功。谢重雅建议:“用一支毛竹插入水库底部的启闭机上,探明启闭机的部位,人再顺着毛竹潜下水去。”这一招确实灵验———启闭机的拉丝重新安装上了。他俩先后持续潜水2小时左右,13次潜入水底,他们救了150多亩水稻。
在三山大队的岁月里,谢重雅担任过植保员和育种的工作,致力于科学试验。1968年,三山大队农副厂从浙江大学买来2个菌株,做番薯干烧酒之用。谁知其中一株因受外部感染而报废。农副厂负责人找到谢重雅,让他想想办法。谢重雅用剩下的唯一一株菌株,成功培育出20株菌株,保证了工厂一年生产所需。
返城就业
家当只有300元积蓄和一辆自行车
50年后再聚首,当年的婚恋故事是热门话题。
当年,谢重雅看准了一个叫吴迎华的姑娘。吴迎华是1964年从镇安初中毕业后来三山大队的。不久,她兼任大队图书管理员,接着又被推荐到村里的夜校当老师。没几年,她成了三山小学的民办教师。
1973年,谢重雅和吴迎华喜结连理。一年后,生下大儿子时,他们的生活更显拮据。孩子没奶喝,只能向生产队预支一些钱或向供销社赊一些账,买回几包“红旗”牌奶粉。
每次回宁波看望家人,他们为省下1.4元的车费,凌晨3点就从三山村出发,翻越樟树岭、天童大岭、小白岭,5个小时路程才到小白航船码头,然后花3角钱坐小白航船到宁波濠河码头。
1972年起,三山公社陆续有知青招工返城。1978年底,传来所有知青可回城的消息。1979年2月,谢重雅和吴迎华办理了回城手续。一个月后,一家四口回到了宁波城里。当时,谢重雅一家的全部财产,是300元的积蓄和一辆自行车。
之后,谢重雅到银行系统上班,妻子吴迎华到镇安小学教书,直到退休。
“知青岁月给你们带来的最大收获是什么?”谢重雅想了想,说道:“最大的收获是对人生的艰辛有了更多的领悟,更能吃苦,懂得珍惜,也懂得感恩。”
到现在,谢重雅和当年的知青们都还与结对的“教育户”,保持着亲人般的良好关系。当年“教育户”的儿子、三山村村民顾国盛,为这次聚会做了大量的筹备工作,联系酒店、安排参观洋沙山景点等。春晓的领导和三山村的村民们,欢迎久别的亲人的到来。
花絮
最轻松的活 吃西瓜挣工分
“还记得当年最轻松挣工分的是什么活吗?”
严斐斐和丁宗庆、吕诚国等知青们,清楚地记得:“大家坐在一起吃西瓜,把西瓜籽吐出来,收集好,做种籽。”
在西瓜生长过程中,社员们在看上去可以做种籽的瓜上,做一个记号———在瓜上划一个“中”字。西瓜成熟时,其他西瓜摘完后,就会集中摘这些预留的种籽瓜。然后利用下雨天不出活,队里通知大家到生产队集中吃西瓜。大家围着长桌坐下,比赛看谁吃得快、吃得多,又必须保证西瓜籽收集的多———工分是照算的———小伙子们一人能一口气吃掉一只10来斤的西瓜。
最倒霉的事 两筐金橘滚下山
有开心,也有泪水。知青倪珍华回忆说,有一次去山上采金橘。她出手快,一天下来,摘了满满两大筐。傍晚时分,她和伙伴们一起,挑着担子往山下赶路。哪知一不小心,竟被一段树木绊倒了。两只竹筐翻了个底朝天,金橘都滚落到山下乱柴丛中。山坡很陡,没法拾起来。遇到这种倒霉的事,倪珍华只能挑着两只空筐,号啕大哭。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