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做秧田 下秧籽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年05月11日 07:25   【 】 【打印
0

□荆翼宪

过去,生产队对做秧田非常重视,哪一块田做秧田,前一年就有打算,做秧田的田不能种小麦或菜籽,因为正当要做秧田时,小麦还正在成长,菜籽还不能收割,如果待小麦和菜籽收割后再做秧田,那就季节跟不上了。所以确定做秧田的田,只能种草子,草子是较好的绿肥,对做秧田非常有利。秧田还要靠近有水源的田块,这样取水方便。

做秧田一般在农历春分前开始,即清明前半个月,先将种植的草子割掉,然后开始耕田,耕完田以后,用水车将河里的水车到田块里,把旱地变成汪洋一片的水田。十几天后,绿肥腐烂,这时候开始耖田,即用扁子钉耙将露出水面的泥土拉到低处,让田块大致平衡,然后开始耙田,将田面整理成平面。

接下来做秧田开始了。做秧田要达到“实、平、光、直”。实,秧田踏实不陷脚;平,田面平整无高低;光,田面无残存物质;直,秧田整齐、沟边垂直。做秧田时要根据田形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的小块,这小块俗称为串,一块田分成五串或六串不等,每一串的四周均有水沟。

为了让秧串内不陷脚,一般先用竹编踏实。竹编是用毛竹条和棕绳串制而成,长约一米,人站到竹编上,把秧串内全部踏遍。这样,秧田初步沉实,然后两个人各站在水沟的一边,各捏一条平直如尺木条的一端,在秧串内来回拉推,将高出的泥土,慢慢推向低处,以达到田面基本平整。接着再用耥干把它耥平,耥干一横一直,横的竹竿为耥干,长约一米,两端用棕绳扎住在直的竹竿上,成为三角形,直的竹竿有四五米长,就是耥柄,人站在水沟里,捏着耥柄,让耥干在秧串内来来往往、前前后后、仔仔细细地把田面彻底平整。

秧田平整后,开始做秧堋。秧堋下宽上狭,其作用是使秧串内保持一定的水量,每一串秧田都有一个缺囗,用来控制水位,让多余的水流入水沟,如缺水时让水沟里的水流入秧串。秧田做好后,等待秧籽下田。

秧籽是保证水稻丰产丰收的关键。将品种好、产量高的稻谷留作种籽,在清明前半个月开始孵秧。先将种谷用温水浸泡一至二天,待每粒谷露出芽时,倒入孵秧桶,孵秧桶底下垫有稻草,并有一小洞,让水外流。秧籽入桶后,上面也盖上稻草,为秧籽保暖。然后早晚各浇一次水,每隔一二天还要倒出来翻一翻。这样到清明前后,抢在风和日丽的天气将秧籽迅速下田。

秧籽下田时,把秧籽谷挑到已做好的秧田边,下秧的人站立在秧田的水沟里,左胳膊夹着稻桶畚斗,右手熟练地抓出一把秧籽,将它们均匀地撒落在秧田上,直至整块秧田上布满金黄的秧籽后,再到下一串秧田。

清明前后天气还有寒意,刚从孵桶内出来的秧籽不适应田面上的气温,容易发生烂秧。所以过去生产队在下秧前,发动全队妇女上山挖青苔,把挖来的青苔去除杂草,用刀斩断,在太阳底下晒燥,在下秧后用青苔覆盖秧籽来保暖,二三天后秧籽入土生根。一星期后,秧苗已有一寸长了,原来黑灰色的秧田上长出了绿油油的秧苗,好似大地铺上了一块块绿色的地毯。

稿源: 宁波晚报   编辑: 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