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文化·体育 正文

著名作家贾平凹访谈: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使命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来源: 宁波晚报  作者: 胡利江 摄 陈晓旻   2014-06-08 07:23:39
0

  记者:感觉您这部作品的风格和以往的不相同,而是多了一些散淡的感觉?

  贾平凹:在小说结构中,写实际的东西给人的感觉比较累,所以我加上了一些抒情、明亮的东西,以增强读者的阅读快感。我想尽量用简洁、明快的方式把故事讲明白,而以往的故事可能细节描写比较多。这可能跟年龄和心态有关,几十年以来,我喜欢明清以至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语言,它清新、灵动、疏淡、幽默、有韵致。我模仿着,借鉴着,后来似乎也有些像模像样了。而过了60岁,我开始喜欢中国两汉时期那种史的文章风格,没有那么多的灵动和慰藉、委婉和华丽,但它沉而不糜,厚而简约,用意直白,下笔肯定,以真准震撼,以尖锐敲击。

  《带灯》这个故事关注的是中国最现实的问题,这个题材跟自己目前的文学追求也有契合的地方。我觉得对一个作家来讲,要真诚地呈现生活,这样才可能把真实的东西贡献给读者。

  记者:您一直说自己是农民,您的作品主题大多也是关于农民、农村和家乡。农村题材会是您永远的选择吗?

  贾平凹: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使命,农村是我熟悉的氛围,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既然如此,那我就把这个题材写透写实。中国是个农业大国,骨子里依然是农耕文明,尤其在西部农村,不管现代生活如何发展,依然继承着原来的农耕文明,这就像是一种文化基因,轻易很难改变。而且如今处于社会转型期,有很多振奋人的东西,同时也有令人焦虑的东西,各种矛盾都在这个时期激化。面对这种现象,每个作家就应该有自己的思索。既不能不停地歌颂和表扬,也不能一味地否定、批判。你怎么观察、把握这个社会,是一个作家很重要的素质。

  除了深入最基层的农村了解生活,我还每年去北京、上海和广州,了解大都市最时尚最前沿的东西,用两头来把握中国目前,这样才能正确地了解整个社会,尤其是转型时期的真实社会状况。因为很多人出去打工,他们的生活就在城市和农村的两头摇摆,尤其是新一代的农民工,他们喜欢城市,但是又融入不了大都市。现在农民的生活,和上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时候都是不一样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农村的危机就是没有人,年轻人都不回去了,这是最大的危机。

  在生活中,一个人老主持公道,就有德、有望,公道主持得好,人们就说这个人“德高望重”。作家在面对转型中的中国社会时,也是在说出公道话。这个公道话建立在国情、民情、实情的基础上,作家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一定要面对真实的社会发出自己独立的声音,不光要真实,还要有真知。

  记者:文学评论家陈晓明说当代文学的走向需要现代性问题,也就是现实主义的传统如何和现代性接轨,您对此如何理解?

  贾平凹:传统和现代性都是模糊的概念,现代意识应该是一种人本意识,是大多数人在想什么的潮流。我对现代性的理解是经济发达后,随着人们个性解放想法更为自由,人获得了一种自觉自由的状态,但这快速获得的一切也导致很多矛盾和问题的出现。

  社会转型期出现了问题和矛盾,这是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对于作家来说,反而是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想像的空间,这是一个大时代,也是让作家可以大显身手的时代。现在的农村题材作品,80后、70后跟我们50后写的就不一样了,农村已经在发生变化了。欧洲如今的乡土文学就是田园文学,或许多年后我们现在的农村题材作品也会慢慢消退消失了。怎样重视这种转型期的困境,通过作品引发社会关注,甚至解决这个事情,就能为人类进步提供一份总结经验。也就意味着文学创作要有现代意识,也就是人类意识。我在写作选取素材时有两个考虑,一方面,我所用的材料必须都是真实地从生活中长出来的,而不是在房间里面道听途说或编造的东西;另一方面,这些材料一定要有中国文化的特点,呈现的国情、民情,一定要以一种文化为背景。

  记者:您的作品关注度最高的是《废都》,那部作品刚出来的时候,许多读者很好奇您为什么要这么写?难道真的是为了博眼球?您当年的真实想法是什么?

  贾平凹:20年前的社会价值观和现在是不一样的。写这本书的时候,大概是20年前了,书中有对社会的观察和对社会的前瞻,其实书中描写的那些情况,已经在社会上出现了。这并不是书的作为,而是时代的作为。社会总有一个前进的规律和趋向,只要你认真关注,总会注意到的,是时代变迁继而产生的价值观的变化导致了读者和社会对《废都》从不认可到认可。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