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糖尿病专家Christy在病房与病人亲切交流。记者王鹏摄
市第一医院内分泌病区来了一位“老外”糖尿病专家Christy,这是内分泌病区挂牌中美糖尿病中心后,“糖友”们享受到的第一项福利。
昨天,记者跟随Christy看病、查房发现,她热情又亲切,很受“糖友”们欢迎,除了带来先进的诊疗方案,她对患者的日常饮食和生活方式也非常关注。“千万不要迷信药物,单纯靠药物没法控制糖尿病,对生活方式的管理才是最重要的!”她总是反复对患者强调这一点。
适量吃点水果没关系
不用刻意要求含糖量
早上8点,Christy和其他医生一起按时开始查房。她在患者当中的人缘很好,还没走进病房,一些老病号就探着头和她打招呼。
Christy则微笑着问候每一位病人,时不时冒出几句蹩脚的中文,病人们无论老少,也会用生硬的英文回应。
市一院中美糖尿病中心中方运营总监徐胜男告诉记者,Christy来到宁波后,时刻向中心医护人员灌输美方的以“病人为主导”的服务理念。例如,她发现我们中方医生查房时喜欢围着电脑讨论病情,而她觉得如果只由一名医生汇报病情,其他医生都能站在病人床边,对他的检查结果和病情变化进行比较通俗的告知,这样就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
查房中,17床和18床的两位阿姨看到她都笑得很开心,Christy说:我最喜欢你们这两位婆婆,因为你们总是在笑,心情好对病情有利!
看到18床的阿姨桌上放着脆瓜,这是她在美国没有见过的水果,Christy肯定地点点头。她说,吃点水果对身体好!
这让记者有点奇怪———吃水果,尤其是含糖分高的水果不是会让血糖升高么?
Christy笑着回答:每餐吃一只水果可以补充人体必须的养分,糖尿病人也是可以吃的。水果里的糖分是天然的,适量摄取没有关系。美国的医生不会对水果的种类做限制,糖分多少关系不大,不要吃太多就行。
市民应养成一种良好习惯
饮食前看碳水化合物含量
Christy认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适量摄入糖分没有关系,而碳水化合物才是病情真正的“天敌”。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都会刺激胰岛素分泌,升高血糖,但后两者对血糖升高的功能是微弱的,碳水化合物才会在短时间内刺激血糖迅速升高。
因此,她提醒市民最好能养成饮食前先看包装上碳水化合物含量的习惯,尽量减少对它的摄入。土豆、大米、面条、谷类、燕麦、面包、不同类型的饼、披萨、薯条、豆类、玉米、水果、牛奶、含糖的食物、爆米花、啤酒、果汁、含药的糖浆,这些都是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大家可以这样进行简单的换算———1只水果=1杯牛奶=1单位淀粉=15单位碳水化合物,女性每餐摄入量是2~3单位淀粉,男性每餐摄入量是3~4单位淀粉。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