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正在提审犯罪嫌疑人。
民警刘冬林正在和犯罪嫌疑人谈话。通过谈话,随时了解他们内心的变化,并加以引导,才能让犯罪嫌疑人安心改造。
民警任俊华是看守所里的医生,他很重要的工作是分辨犯罪嫌疑人是真病还是假病。
饭点到了,工作人员把饭打好送到每个监室。而此时,也是民警要特别提高警惕的时候。
民警带犯罪嫌疑人回监室。每天因为提审、提押、会见等种种事由,民警要一趟趟往监室跑,遇到天气热,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抗住负面情绪的冲击
“最近还有其他别的问题吗?”“天气热了还习惯吗?”快吃午饭了,办公室里,管教民警刘冬林和犯人的谈话也接近尾声。
相比“管教民警”的称呼,刘冬林更愿意将自己的工作描述为心理咨询,“我们不负责具体的案件处理,主要是为犯人提供心理疏导,稳定情绪。”每个管教民警,负责固定的监室,平均每人每天要找5~6人谈话。谈话对象的选择,“对于新犯,我们要保证在他们进所24小时之内谈话;对于死刑犯,我们要确保每个月两次的谈话;对那些案件处于诉讼阶段变化和重刑关押者,我们都要多加关注。”
因为业务能力出色而负责死刑犯管教的刘冬林2011年才转业到看守所。刚开始面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也有过“想使劲却不知道如何使劲”的迷茫,“感觉压力很大。”
“有的‘愣头青’刚进来会有畏惧感,表现得却是什么都不在乎,违反监规,对这些人,一般会给予他们一些亲情安慰,或者安排一些监室的工作,让他们感觉自己受重视。”
“有的人因为判重刑或者案件出现变化,就会表现得很烦躁,一直哭闹,晚上不睡觉。”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