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宁波新闻联播 > 北仑 正文

虞英博:在黑白暗房里享受慢生活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08-04 14:04:36   稿源: 北仑新闻网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北仑新闻网记者齐碧艳 通讯员 陈 红

工作之余,虞英博最享受的是一个人的暗房时光:常常一进去就是一整天,关了手机,打开音乐,陶醉在昏暗的红光中,放大,显影……最后看着图像慢慢地出现在银盐相纸上,这种一切都是未知的感觉是虞英博最享受的。

数码横行的年代,胶卷悉数退场,如今找遍整个北仑甚至宁波都很难找到可以冲黑白胶卷的店了,而摄影爱好者虞英博却依然践行着高中以来的梦想——拥有一个专业的黑白暗房,亲手冲洗自己拍的每一张黑白胶卷、放大每一张黑白照片。他说:“快的时代,想要慢下来,好好感受生活的温度”。

虞英博:在黑白暗房里享受慢生活

图为虞英博在暗房里洗照片。 (记者 孙红军 摄)

高中时代开始迷恋胶卷,如今他有了北仑唯一的专业黑白暗房

1992年,虞英博读高二,买了人生第一台塑料半格胶片机。当时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百来块钱,他却舍得花20块钱买胶卷。因为好奇所以什么都想拍,但又因为贵所以快门按得极省。拍的照片他都会洗出来送人,这个习惯虞英博保留至今。

虞英博在南京读大学,最喜欢去的地方是富士冲印服务店。店里不仅有琳琅满目的相机和胶卷,还有专业的胶卷冲洗服务。后来,虞英博承包了学校里的胶卷冲印点,负责将同学们拍的胶卷送到富士店冲洗,从中找到了很多乐趣,赚的钱买了人生第一台高级相机——佳能EOS5,更学到了不少胶卷冲洗和相片放大的知识。在不断的拍摄与摸索中,虞英博也形成了自己的摄影风格。

1997年,虞英博大学毕业回到北仑,第一件事便把家里的自行车棚改装成了暗房。“由于空间小,夏天尤其闷热,常常门还没进手心里就全是汗,连相纸都不敢拿。”经验不足,首次尝试自己冲洗胶卷的虞英博十分沮丧,他说:“效果不尽人意,不是曝光掌握不好就是影调不到位,反正一切都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之后因为很多原因,他放弃了这个暗房。直到后来他搬了新家,把车库改装成暗房,配备了全新的放大机、洗涤槽。在慢慢摸索中,虞英博对每种胶卷的特性了若指掌,知道哪种胶卷适合怎样的场景,适合哪种拍摄风格。在冲洗过程中,他也清楚地知道了每种胶卷的冲洗特性,出来的照片效果也越来越好。

2013年11月,虞英博正式建立了自己的专业黑白暗房——博影无极黑白印像房。每次有朋友来,他总是热情地为他们演示胶卷变成照片的全过程。在高度遮光的暗房里,只有红色的暗房灯,大家屏息看着图像一点点在相纸上显现出来,便会发出啧啧赞叹。

在很多人看来,玩胶卷真心是烧钱又费力的事,成本太高。如今找遍整个宁波,很少有人提供黑白胶卷的冲洗服务,所以宁波一些摄影师都会把拍完的黑白胶卷送到虞英博的博影无极印象房来冲洗。虞英博迷恋黑白,在别人看来简单的黑白灰,对他而言却是截然不同的诗意,去掉了色彩的干扰,使画面显得更加纯粹,作品充满了厚重感。

享受慢的同时,用更多的时间来思考

虞英博说:“胶卷冲洗出来后,看到底片上的影像,再通过放大机投射到相纸上,看着显影盆里的相纸在昏暗的红色灯光下慢慢显现出来图像,充满了期待和惊喜。”

虞英博家里有十多台相机,除了一台数码相机,其余都是胶片机。从禄来到巧思,从135到大画幅,虞英博算是个十足的器材控。为什么会坚持用胶卷拍摄,虞英博的回答是,“享受慢的同时,可以留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每次我把自己关在暗房里冲洗胶卷时,常常会有大段大段安静的时光用来思考,这个时候,我脑子会想,胶卷拍的是什么?照片出来效果会怎样?我还要拍些啥?”胶卷的不确定性给虞英博带来沮丧的同时更多的是惊喜,当然这些都会给他增添坚持的信心。

2005年之后,虞英博一度顺应潮流,抛弃胶片机改用数码相机,他获得了很多全国大大小小的摄影奖。他说,拍数码照片那几年,成千上万张照片如今都躺在硬盘里,甚至成为了一个数字概念,硬盘似乎成了这些数字照片的坟墓。回想起来,胶卷有限的张数使得每一次快门都要想好了再按,也促使自己认真审视每张图片,于是他便重新用起了胶卷。对于他,与其说是怀念胶片相机,不如说是怀念之前的拍摄方式,慢慢地记录生活,每一张底片也让他感觉到影像的存在感。

在人与人的沟通中感受生活的温度

虞英博爱拍人,不论是身边的人还是陌生的人。而他对陌生人专题系列的痴迷,几乎贯穿了他摄影的始终。工作之余,他总是喜欢带上相机约上三两个朋友,走街串巷,确切说应该是乱逛,拍一些平凡人的生活。菜场里聒噪的讨价还价,朴实却辛苦的营生,纳凉的老人,工地上挥汗如雨的工人……。“哪里人?孩子几岁?来北仑生活多少年了?工作情况怎么样?……”通过这些简单的对话,虞英博和这些陌生人慢慢变得熟稔起来。

“拍照过程中,最享受的是和陌生人交流,我和他们没有阶层差别,互相是平视的,我觉得我能走入他们的心里。记得曾经在拍一个不惜成本租店面卖西瓜的安徽大姐时,她说虽然成本高,但再也不用被城管赶的时候,我尤其感慨,这就是生活,也就是因为这样,我总能感觉到每张照片都是温暖的。”这些生活片段让虞英博感受到普通人生存的不易。也曾有人说他的拍摄是不是带着一种关心社会底层,甚至是同情的心理,对于这样的说法虞英博显得很无奈,他引用一个拍摄红灯区站街女的摄影师赵铁林的一句话说:“这些拍摄根本无所谓伤害也谈不上关怀,当她们认为你也是在为生存而挣扎的时候,咱们就是平等的了。”

空闲的时候,虞英博爱带上相机乱逛,一直保持拍摄的热情,一个月下来基本有5-8卷胶卷的拍摄量,他表示将来会一直拍下去,“在身边生活空间拍摄的这些照片,看起来很普通,但每一张照片就像某一个空间里、时间里产生的切片,待到许多年后将这些照片组合起来,也许就是一个变迁的故事,当然这些意义都是我自己赋予的。”

编辑: 郭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