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6日至20日,不期而至的大暴雨又一次袭击余姚。其间,浙江日报记者试着打开“余姚排水”微信,发送“积水”词条,立即收到一条回复:“城区目前暂无积水路段,如你发现,可拨打24小时排水热线22708484向我们反馈。”据报道,有十多个这样的政府微博微信,24小时守候。@余姚发布、@余姚水利、@余姚市住建局、@余姚预警发布……网友发送的留言、评论、私信,都能很快得到回应。在“余姚防汛信息网”上,不仅所有水库和河道的蓄水量、水位情况等实时信息一目了然,还能查前3天、过去3小时、1小时和当前的数据(8月22日《浙江日报》)。
除了“水情”之外,还有百姓密切关注的出行信息,@余姚城乡公交、@余姚公路、@余姚交管、@余姚交通、@余姚交警大队都能做到实时更新,告诉市民哪些公交线路停运,路况怎么样,哪里塌方了,哪里积水不能走,哪里需要缓慢通行等等,就连@余姚市路灯管理处也在滚动发布信息,告知大家哪些路段的路灯会暂时关闭,以防止积水导致触电,并留了抢修服务电话。
余姚的防汛信息服务如此广泛、细致、高效,与去年10月遭遇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的经历有关。当时的惨状人们记忆犹新,造成重大损失的原因,信息阻塞是其中之一。暴雨来临之前,有关部门没有预报,全城被淹,市区大面积停电,又导致电视中断、手机无电,市民只知道自家周围的局部灾情,不了解更多的相关信息。参与救援的政府部门和赶到余姚的解放军、志愿者等,也是摸索前行,救灾工作出现一定程度的混乱,人民群众有点怨气也很自然。信息阻塞不仅给救灾与自救工作带来巨大困难,也加剧了市民的恐慌心理。这种情况下,损失惨重是肯定的。
灾难过去之后,当地政府痛定思痛,在下大决心加强水利建设之外,把强化信息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目标。不到一年,成效显著,市民赞赏有加。8月20日,余姚市委书记毛宏芳收到一陌生手机号发来的一条短信:“这次暴雨余姚经受住了考验,老百姓对政府的口碑越来越好,谢谢您。”毛宏芳看了一下,短信的落款是“余姚市河姆渡国际旅行社全体员工”。
余姚市民对政府态度的转变告诉我们,信息公开透明是执政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它不仅可以让市民知情,还能够促进市民参与,从而拉近百姓与政府的感情距离。信息及时得有“后台”配合,从而推进了政府各部门的工作。线上的迅速反应,背后是密集的信息采集。余姚城市排水有限公司组织力量24小时开车巡逻,排查积水。今年汛期来临前,全市完成了多次预案演练,在电力、通信、交通、供水中断的情况下,干部怎样发动、抢险怎样组织、救灾怎么安排,每一条做法都形成细则,明确到相关单位,包括规范的信息发布、迅速的响应行动、水库调蓄和河网预泄等。总之,信息透明、及时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个转变还说明,人民群众并不苛求政府工作完美无缺,而是出了问题能及时反思,吸取经验教训。政府是由人组成的,人不可能不犯错误。尤其是遇到突发灾难,准备不足、应对不力也在情理之中。只要能够坦然面对,虚心查找原因,认真寻求对策,就一定能受到人民群众的原谅和欢迎。
当然,过头话不能说。余姚经受住了这次大暴雨的考验,并不等于下次遇到暴雨也一定能经受住考验。今年经受住了考验,并不等于明年、后年也一定能经受住考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砥砺奋进,我们的工作就一定会越做越好,人民群众也会越来越满意。抗灾是这样,做其他任何工作也是这样。(张弓)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