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科教·卫生 正文

一座海岛学校和一位普通教师的17年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09-06 11:13:51   稿源: 中国宁波网-东南商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一座海岛学校和一位普通教师的17年

  一座海岛学校和一位普通教师的17年

  空闲的时候,奚赛强喜欢和年轻教师聊天谈心。

  一座海岛学校和一位普通教师的17年

  奚赛强在给学生辅导作业。

  一座海岛学校和一位普通教师的17年

  从象山县城出发,一路向南,驱车40公里,就能到达高塘岛。

  高塘学校,岛上唯一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于2003年8月由原高塘中学和高塘中心校撤并而成,目前共有35个教学班,学生1500多人,公办教职工93人。

  奚赛强,全国模范教师,高塘学校副校长。今年,是他在学校工作的第17个年头。从毕业分配到成家立业,从普通教师到学校管理者,他的经历,仿佛就是一名海岛教师成长的缩影。

  周浩 姚翔 文/摄

  舍不得

  “看着学校一天天长大”

  记者眼前的奚赛强,憨厚老实,脸上总是挂着浅浅的笑容。正值开学,奚赛强正和学生一起打扫新落成的综合楼。这幢综合楼投资700多万元。落成后,高塘学校的师生将拥有崭新的实验室、音乐室和微格教室。

  “给学生们上课,给老师们开会,我的工作和生活,都很简单。”刚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的奚赛强,轻描淡写地讲述自己的工作状态,“谈不上坚守,就是在这里久了,有一份特殊的感情。”

  17年职业生涯,奚赛强的名字始终与高塘岛紧密相连。那些年,与他同批进来的教师,几乎都已经离开高塘。

  身边的人往来复去,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始终坚守?“你要问我有没有动过离开学校的念头,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奚赛强说,起初最担心的就是个人专业成长问题。因为自己一进来就是大包大揽,几乎没有学科上的领路人,碰到一些大型的教研活动和业务培训,因为工作忙碌的缘故也抽不开身去参加。

  “我始终觉得,教书才是一名教师最本质的工作,但是现实摆在那里,我能做的,就是以勤补拙。于是我就抓紧一切时间看书学习。”

  2003年8月,高塘岛初中、小学合并,成立九年一贯制高塘学校。原先在高塘希望小学任教的奚赛强,被调到高塘学校。

  由于学校教师编制紧张,教师课务重,奚赛强又主动要求多排课务给他,默默地做着相当于1个半人甚至2个人的工作,“那段时间也萌生过要走的念头,但身上肩负管理工作,又要教书,实在忙不过来,心里也放心不下正处在起步阶段的新学校。”

  2006年,奚赛强和妻子步入了婚姻殿堂。“之后,我开始与我爱人一起搭班,她教语文,我教数学,有时候经常互换着上课。说互换,更多的是她代我上课。我经常要去外面开会,只能让她给我代课。换做别人,我不好意思开口,不想无故给别人增加工作量,但自己妻子吃点亏无妨。”朴实的奚赛强只能让妻子分担自己的重任,他们带的“夫妻班”,各科成绩始终名列全校前茅。

  “我把学校当成我自己的孩子,看着它一步步成长,特别欣慰。现在,学校各方面运作都很稳定,我想等它再成熟一点,或许就是我离开的时候吧。”奚赛强望着对面宽阔的操场,听着窗外琅琅的读书声,感慨之余,思绪不禁回到了17年前。

  忆当年

  “你这个儿子我算是白养了”

  时至今日,奚赛强跟我们讲述当初选择来高塘教书的情景时,依然记忆犹新。

  “我是贫苦家庭出来的孩子,家里就是考虑到可以早点工作赚钱,所以才让我读师范。而我自己的想法很坚定,哪里苦就去哪里,去教那些和我出身经历相似的学生。”奚赛强说。

  在临近毕业的一次班队会上,有的同学们忧心忡忡地在讨论毕业分配的问题,生怕自己不能留在县城。而奚赛强却语出惊人,响亮而坚定地向同学们提出了“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去哪里”的口号。

  之后,奚赛强毫不犹豫地向学校递交了一份《关于志愿去偏远山区、海岛农村学校支教的申请报告》,立志坚定,言辞恳切,道出了一个从山区里走出来的学子学成后迫切地想报效、服务父老乡亲的真切愿望。

  这个决定,在当时遭到了奚赛强父母的强烈抗议。那时候,二老身体不好,奚赛强家中唯一一个弟弟还在念书,大哥却要背井离乡去海岛教书。老父亲当时落下一句狠话,“去那种地方教书,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你连见我最后一面的机会都没有。你这个儿子,我算是白养了!”

  老家在象山西周的奚赛强,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去海岛的路。“顶着烈日前后倒腾了9趟车、船。早上5点从家里出发,12点多才到学校。我爸爸陪着我一起来的,路上一声不吭,把我送到学校后,转身就走。”

  1997年8月,奚赛强如愿以偿地成为了高塘岛上偏僻的一所完小———共青希望小学的一名“全能”教师。

  当时学校只有5名教师,除了他,全都是代课的或刚刚由代课转正的教师,因此,受过系统教育的“师范生”奚赛强就义不容辞地主动挑担子,不但请求包班教学,而且主动要求跨年级教学。

  “那时候一群人挤在一间小宿舍,自己烧菜做饭,有时候只能以方便面充饥。听着好像很苦,但我自己倒从不觉得。交通不便,晚上无事可做,我们就以小组的形式,在谢校长的带领下练习普通话,讨论备课方案,累了就去海边走走。那时候,大家上课备课都特别有激情,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打了鸡血一样工作。”回忆当年,奚赛强特别有感触。

  “逢年过节,家长都会送来自己腌制的咸泥螺,自家种的橘子。因为地方小,村里人都把我们当成自家人一样看待,也让我们少了许多背井离乡的孤独。”奚赛强说。

  真心话

  “海岛需要更多的年轻教师”

  “农村小学,最忌讳的就是理所当然地给学生成绩差找理由。”奚赛强说,他记得当时县教育局一位领导来考察,说了一句让他铭记一生的话,“不管周边环境如何,自身条件怎么样,狠抓教学质量都是没错的,每位老师都要理直气壮地去执行。”

  “说实话,在我们这教书,杂念反而会少,因为交通不便,晚上在岛上也没啥娱乐活动,所以一门心思教好学生就成为大家的共识。”奚赛强的话,也是高塘学校所有老师的真实写照。

  几年来,高塘学校师生形成了一种默契,就是三节课后自觉留在学校做作业,接送车接送时间是4点半,三节课下课才3点半,于是教师们都会自发在教室里给学生讲解难题、易错题,辅导家庭作业。

  “岛上的孩子不比县城的孩子,父母忙于出海捕鱼或者外出打工,基本没有精力也没有能力辅导孩子,我们的老师主动承担这份责任,帮助孩子们解决难题。”奚赛强说,“除了辅导作业之外,老师们还利用学校有限的资源开设兴趣小组,你们媒体经常报道的4点钟学校,其实我们也有。”奚赛强边说边拿出孩子们的卵石画给记者看。

  高塘学校校长谢振华说,家长担心学校质量差,学生外流的现象在高塘学校几乎不存在,“我记得有位家长就曾说过,家门口的学校条件好,老师好,干嘛还要花钱送到外面读?”谢振华说。

  今年,高塘学校中考成绩喜人,位居象山所有农村小学之首,在全县所有初中的排名中,也是位列前茅。

  “饶是如此,缺乏优秀教师依然是我们持续发展的最大难题。因为不了解,很多人对海岛学校存有误解,也不肯来我们地方教书。我提倡年轻教师选择海岛学校锻炼。我个人就是分管学校的师训工作,学校每年都会拿出一大笔资金,资助老师培训。乡政府,县教育局,也都给予我们很多政策上的支持。我们给年轻人提供了广阔的成长舞台,就像高塘岛周边的海域一样开阔。”奚赛强告诉记者。

 [1] [2] 下一页
编辑: 陈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