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时期的说唱俑
□曲水
也许是秦代的兵马俑太过出名,所以一般人们的观念中总觉得中国古代人俑的精华已尽显于秦俑当中,其实由于秦俑的年代较早,它的类别还很有限,主要就是军队俑、跽坐仆役俑等简单类型,而造型更为丰富的古代俑则出现于汉代。
汉俑除了军队俑以外,还有侍俑、娱乐俑、劳作俑等。军队俑主要分为骑兵和步兵两类。汉代的军队俑从高度来说远不及秦俑,只在44—68厘米之间。就形制来说,和秦俑大同小异:上身常穿过膝的交领右衽袍,下身着裤,还有绑腿。一部分的军队俑在袍外面还穿了铠甲,显得英武雄壮。这里面的步兵俑呈站立和跽坐两种姿势。而单单是站立俑,其形态也是各色不一,有的背着箭囊,有的手持盾牌,还有的明显是将军俑,带有运筹帷幄的姿态,做出一些貌似指挥的动作。汉代的骑兵俑不似早先的秦俑那样,只站立于马匹旁边,汉代骑兵俑多骑在马上,或正手执缰绳,控马前行,或正高举兵器,英勇作战。上述的这几种汉俑皆为彩绘。仔细观察的话,至今依然可以分辨出上面所附彩绘的斑驳痕迹。
汉俑中的侍俑很多,和秦俑一样着交领右衽长袍,但在细节上却已有了细微变化。比如秦俑的袍子多为两层领,汉俑是三层领。汉侍俑中的跽坐仆役俑多呈现拱手状,双手放置在胸前或腹部,而秦俑中也有跽坐俑,但它们的双手是分别放在两个膝盖上的。到了东汉,侍俑的形态变化就更显著了:女俑的身材不似西汉时那样修长苗条,男俑头部开始“戴”起了一种平顶圆帽,另外还出现了深目高鼻的胡人俑。
娱乐俑中有乐舞俑、杂技俑、说唱俑和六博俑等。西汉时期的乐舞俑多成组出现,绝少有单个的。而在完整的一套组合当中,有翩翩起舞的俑,也有手中拿了竽、瑟、笙、鼓等乐器进行伴奏的俑。而且这一时期,女舞俑们的头饰也出现了各种花样:高髻、双髻、三髻、插笄、戴花,不一而足。杂技俑的形态相对单调一些,主要就是在倒立或者正施展柔术两种。形象最为滑稽生动的还属那些说唱俑。说唱俑主要出自东汉,一个个体态臃肿,憨态可掬,由丑显美,栩栩玲珑。它们往往会露出圆滚滚的肚皮,做出一些调笑谐谑的动作来,叫人看了忍俊不禁。而六博俑是十分罕见的双人俑。两个下六博棋(六博,又作陆博,是中国古代一种掷采行棋的博戏类游戏)的俑相对而坐,中间是一副棋盘。这种形态的俑极少,目前一共也只发现了两件,分别发掘自甘肃武威的西汉墓和河南灵宝张湾的东汉墓。
劳作俑顾名思义就是呈现劳作姿态的汉俑。持锄、插秧、养牛、牧马,皆为从事生产劳动的形态。根据这些劳作俑的出土地点,我们可以判断当初该区域内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劳作及世俗生活的真实情况。
总体来说,汉俑造型丰富,形态细腻。人俑脸庞的轮廓、五官的布置乃至不同个体的面部表情,都有准确传神的表现。尤其一些贵族汉墓里出土的汉俑更是制作精细,整个躯体的线条流畅而优美,有着一种端庄大方的美感,不似前朝的秦俑那样稍显呆滞。
图片新闻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