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邮箱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新闻中心 > 宁波新闻 > 民生·城事 正文

民间借贷案两成涉及老年人 老年人为何频入借贷陷阱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4-11-08 08:10:48   稿源: 中国宁波网-宁波日报
0
新闻热线:13777110707  【 】 【打印

  情感信任遭遇借贷纠纷

  大量事例表明,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在面对陌生人给予的“关爱”时,警惕性会明显下降,并因此落入一些人精心设计的陷阱之中,因此遭受财产的损失。

  北仑法院审理过一起陌生人向老年人借款的案件。案件的原告是一位姓华的老人,几年前他所在的村子拆迁,分到了一笔拆迁款。2009年,他独自出门旅游时,在火车上遇到一个20多岁的北仑女子,一路上都很照顾他,老人觉得该女子热情有礼貌,便和对方聊了起来,还留下了联系方式。

  此后,该女子多次上门看望老人。一段时间后,她开口向老人借钱做生意。出于信任,老人陆续把170多万元拆迁款都借给了她。一开始,女子都定期支付利息,但两个月后,该女子玩起了“蒸发”。

  华某将该女子告上法庭,虽然双方的借贷关系明晰,但由于找不到人,老人能否拿回这笔钱成了未知数。

  高额利息设局诱惑老人

  利息是借贷永恒的诱惑点。一些老年人由于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往往因受惑于高额利息而陷入借贷陷阱。

  高女士退休后赋闲在家,偶尔也和朋友搓麻将。去年,在一场麻将中她听到一条消息:张某急需资金周转,借款一个月就可返还,利息高达4分。

  高女士因此动了心思,她千方百计凑了30万元,当晚就通过中间人借给了张某。但不到一个月,张某就因债台高筑出逃了。

  今年年初,高女士向奉化法院起诉,要求张某偿还借款。尽管法院判决张某归还30万元款项,但因其人已出逃,且涉案较多,30万元极可能无法追回。

  陷入投资圈套之中

  很多老年人手里都有一些闲钱。面对市场上名目繁多的理财产品,老年人成了重要客源。但即使看似正规的“理财”产品,也易节外生枝。

  黄老先生年近七旬,虽已退休但雄心仍存,经常进行投资。一次,他认识了某银行的理财经理丹丹。一来两去熟悉后,有一次丹丹对黄老先生说,她有很好的投资渠道,能以更小的风险获得更高的收益。

  为稳妥起见,老人先拿出几万元钱交给丹丹“试水”。两个月后,丹丹不仅如数归还本金,还给了10%的收益。本着“有钱大家赚”的想法,黄老先生不仅拿出自己辛苦一辈子积下的血汗钱,还号召很多亲戚朋友一起投资。半年多时间里,他们一共借给丹丹100余万元。

  起初,丹丹也能给大家一些回报,但后来收益开始不太稳定,去年5月,丹丹突然告知黄老先生,投资项目失败,所有的钱都无法收回。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黄老先生当场心脏病发作。更惨的是,亲戚朋友每天找他和老伴要钱,可怜这对老夫妻,所有的积蓄都拿来投资了,根本还不起。

  盲目从众被骗

  由于社交圈的限制,老年人所处的环境比较简单,经过一些简单的游说,抱着大家都一样的想法,集体性的借贷纠纷也因此产生。

  最近,北仑法院审理了一起案件,其中显示的情况让法官感到担忧。

  该案原告为李某,在北仑一家养老院工作。几年前,她的一个朋友称准备到东北办厂,但缺少资金,希望李某帮助筹集,并开出了月息2.5分的诱人条件。借着工作便利,李某挨个游说养老院里的老人们投资,允诺给1.5分的月息。

  出于对李某的信任,有20多个老人拿出了多年的积蓄。李某原本想赚点利息差,但事与愿违,朋友的厂经营得并不好,几年里亏了几百万元。

  眼看借款期限到来,李某只好自己先筹钱还给老人。由于欠款金额实在太大,李某无奈将朋友告上法庭。尽管法院判其胜诉,但被告无钱可还,一些老人的“保命钱”依然没有着落。

  撰文/贺磊周燕黄宇

编辑: 陈燕